• 84阅读
  • 0回复

看守所里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9
第11版(法律与生活)
专栏:

  看守所里的故事
  王京肖丹
  听起来有些让人不敢相信:在押人员随时可以喝上纯净水,秋冬季节每周可以洗一次热水澡,表现好的还可以请假回家探亲。然而这一切都是真的,是笔者在江苏省常州市看守所亲眼目击的事实。
  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葛树明说,“犯罪和罪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打击犯罪和改造罪犯要用不同的政策。看守所作为一个特殊的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对在押人员实施有效教育管理,其目的不仅在于教育、挽救当事人,更是为了服务全社会。”
  坐落在江苏省常州市西郊的这座看守所,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有监室一百二十个,设计容量一千四百多人,主要关押被依法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留所服刑罪犯。
  一天,看守所四一○四监舍在押人员陈建伟突然休克。警铃骤响,看守所的医生立即跑步奔向监房抢救,所领导也闻讯赶到抢救现场。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陈建伟终于转危为安。
  在亲眼目睹了看守所民警全力抢救陈建伟的全过程之后,四一○四监舍的全体在押人员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为了一名在押人员的病惊动了看守所所有领导、干警,确实体现了共产党的好领导,体现了人权之平等。”
  要尊重人权,首先要尊重生命,民警们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每一位在押人员。没有带餐具的,民警找来碗筷;没有衣服被子的,民警会帮助,甚至牙刷毛巾都送到他们手里。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民警们充分尊重在押人员的人格,杜绝了打骂、体罚、虐待、侮辱现象,依法保障他们的上诉、辩护、控告等权利,坚持对在押人员进行直接管理,面对面教育,对思想包袱较重和违反监规的坚持作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
  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监管民警队伍,创造出常州看守所十六年安全无事故的一流业绩,队伍近五年内没有发生违纪事件。今年一月被常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四月又被公安部评为“一级看守所”。
  四一○四监舍的全体在押人员在感谢信的结尾这样写道,“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省自己,言行一致,洗刷躯体和心灵,重新踏上人生新途。”
  在常州市看守所大门前,矗立着三把七米多高的用花岗岩雕塑的钥匙。常州市公安局监管处处长吴建国说:这三把钥匙,一把可以用来开启在押人员扭曲的心灵,一把用来帮助他们打开法制的大门,第三把用来帮助他们开启通向新生活的大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