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庄磨镇的民主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9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民主建设巡礼

  庄磨镇的民主之路
  杨义成霍建明
  编者按:随着农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感到不太适应,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出现村干部对“村官”这一职务不想当、不敢当、不愿当的局面。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严格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紧紧围绕农村的四个民主,确立了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五种机制,既有选举机制,又有卸任机制;既有决策机制,又有监督机制;还有体现村务公开核心的理财机制。这五种机制既自成体系,又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农村发展的新局面。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辖1.3万多人,是忻州市辖村委会最多的一个乡镇。1997年以来,该镇针对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严格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造性地实施了“村级组织建设‘五机制衡’规范化管理法”,使村级组织建设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迎来了村风民风好转、农村经济发展的可喜局面。
  今年5月,南张村部分村民罗列了村干部的5个问题上访到镇里。镇党委明确了态度,使村民们知道通过上访给上级领导施加压力,谋求让上级党委免去村干部的职务是不合法的,但他们有联名罢免的权利。因而,村民回去后,联合了全村近2/3的村民,在联名罢免书上签了字。联名书递交镇党委后,镇党委决定在该村实施卸任机制,督促该村自罢免书递交之日起的第十五日召开村民会议,由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述职,第二十日依法进行罢免表决。该村的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看到联名罢免书后,通过深刻反省,于第十三天双双主动递交了辞职申请书。此后,该村又民主选举产生了新的支部和村委班子,顺利地消除了这个村的权力危机,避免了过去在村干部问题上经常出现的集体上访的问题。
  在民主选举方面,庄磨镇也有自己的创新。选举是否民主,关键是看选举的当时村民能否自主表达意愿。庄磨镇每个村的换届选举会场按照统一标准精心准备:用粉笔划出一个会场,有出口,有入口,村民挨个进入会场投票。不投票的村民只能站在会场外。在会场里,三张桌子上放着三个三面封闭的纸箱,村民可以在纸箱中秘密划票,自由而毫无担心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村民选出自己满意的当家人,上下齐心,共同推动经济发展。1998年,该镇全面达到小康。
  为了使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真正落到实处,庄磨镇村村都有被群众称作“村人大”、“小纪检”、“第三套班子”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代表会,即每个村用民主选举的办法,选举30名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会。这是村政事务的最高决策和监督机构。平社村支部书记赵文明对村民代表会的作用感触最深。10年前,他当上了村支书,为村里送上了自来水,兴建了小学校,威望逐渐高起来。但由于缺乏监督,他渐渐脱离群众,最终在4年后被群众告倒。1998年,他又当上了村支书,这一次,他不论大事小事都同村民代表一起民主决策,自觉接受村民代表监督。去年,村支部想实施地膜覆盖坡地谷子500亩战略,提交村民代表会讨论。会上,代表们充分酝酿,达成共识: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干,村民跟着干。秋后500亩谷子平均亩产近400公斤,比不铺膜的增产一倍多。群众信服了。提起这些,赵文明感触颇深:依法治村,民主决策,消除了特权,巩固了政权。
  庄磨镇还有一个村财民管乡审机制。他们在每个村人口聚居处垒砌起“明白墙”,规定每月6日村务公开一次。公开内容有:财务收支、干部工资、水电费征收标准、提留摊纳等。村里的每一笔支出必须有村委主任签字、支部书记会签、村民代表会主任代表监签。对村财务活动,每月5日村民代表会审议、6日“明白墙”公布、7日报镇政府审计。这里的三支笔签字制度,体现了对财务活动自始至终的监督。镇里的审计内容包括村民代表是否对财务进行审议等等。
  图为庄磨镇规定每月25日是全镇农民参政日。届时,全镇有参政欲望的农民均可到镇政府与党委政府领导一起直接民主参政。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