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真正把好事办实——思想政治工作漫谈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30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真正把好事办实
  ——思想政治工作漫谈之四
  张黎洲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之一。而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正是实现这一原则的一个有效方法。
  什么叫“把好事办实”呢?按通常理解,就是领导部门决定为群众办好事,并且认认真真地付诸实施,扎扎实实地促其兑现,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使好事落空,让群众失望。这种理解自然是正确的,但并不太完整。因为办好事同做任何工作一样,要先作决策再去落实,决策和落实是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过程,能否取得满意结果是同决策正确与否分不开的。因此,把好事办实的“实”字,指的不仅是落实时作风上要务实、扎实,而且是决策时思想上要求实、切实。也就是说,当领导部门考虑某件好事该不该办、能不能办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决策时实话实说,严格审核,防止随意承诺、“好事滥办”;落实时实事实办,说到做到,防止抓而不实、“好事虚办”。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往往忽视办好事也要求实、务实,以致出现“好事滥办”、事与愿违的情况。不久前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江西省某县有的乡镇每年承诺办的好事多达十几件、几十件,好多费用要由群众集资承担。针对好事办得过多过滥现象,县党政部门和群众代表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核把关,一年多时间就已否决一百一十六件,为群众减负三百六十多万元。办好事却需进行审核把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某些同志看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想办好事这本身便是值得称道的大好事;而且,好事办得越多越好、办得越“火”越好,以至任内提出办多少件好事似乎成了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至于结果如何、是否办实则是不太重要的。以这样的思想指导工作,办好事就必然会变味。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名为替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实为替自己“创政绩,树形象”,甚至搞“不怕办不到,只怕想不到”那一套,刮起了“攀比风”、“浮夸风”,沾染上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这种“好事滥办”的现象,实乃一些干部心理、心态、思想、作风上某些不良倾向的综合反映。
  不难看出,要真正把好事办实,关键是用健康、理智的心态去看待,用务实、负责的态度和作风去施行。我们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以为群众谋利益为最大追求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是实践党的宗旨、履行干部职责的根本体现,因而必须尽心尽力,讲求实效。但办好事是有条件的,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考虑是否合乎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能够长久受益和持续发展,有的还需论证是否合乎有关政策规定。这说明,办好事既要讲客观需要,又要讲实际可能;既要有高度热情,又要有求实态度;既要强调尽心竭力,又要注意量力而行。一句话,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需要与可能、动机与效果的科学统一。如果盲目或勉强去办那些不应办也办不好的事,反而会因虚名招实祸,加重群众负担,影响干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这其中的学问和方法,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