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十一项骨干工程成功抗御百年一遇洪涝 治太工程减灾效益逾九十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2-29
第1版(要闻)
专栏:防洪工程巡礼②

  十一项骨干工程成功抗御百年一遇洪涝
  治太工程减灾效益逾九十亿元
  本报南京12月28日电记者龚永泉报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流域面积3.6万平方公里,涉及江、浙、沪两省一市。1991年以来,两省一市加大治理太湖力度,在抗御今年太湖特大洪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太湖的洪水达到了百年一遇,而减灾效益达到92亿元。
  长期以来,由于天目山区及上游的几十条河水流向太湖,而太湖下游却没有泄水通道,一遇大水,就会泛滥成灾。治太关键是分解汛期汇流到湖里的95亿立方米水。具体方案是先解决太湖洪水出路,打开望虞河、太浦河两条通道,下泄45亿立方米水入长江和黄浦江。再筑高太湖大堤拦水40亿立方米,剩下的由引排工程消化掉。
  1991年9月,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治理太湖,流域防洪标准为防御1954年型洪水,相当于五十年一遇标准。治理总体规划共有11项骨干工程,分别是望虞河、太浦河、杭嘉湖南排、东西苕溪防洪、湖西引排、武澄锡引排、拦路港、红旗塘、杭嘉湖北排、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等。
  当年冬季开工建设以来,通过各级部门8年来的共同努力,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太湖洪水外排的主要河道已基本畅通,治太工程总体框架已经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排涝条件。全长60.8公里的望虞河和57.6公里长的太浦河工程已经完成。东西苕溪防洪、湖西引排、武澄锡引排已完成30%—70%,2002年可基本完成。拦路港等三项边界工程和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今年将全部开工。
  今年夏天,建设中的治太工程第一次经受了特大洪水考验,工程普遍经历超标准洪水调度的运用。环湖大堤设计防洪水位4.65米,而太湖最高洪水位为5.68米,超过设计水位持续时间为28天;太浦河最大设计流量为721立方米/秒,而实际最大泄洪流量为799立方米/秒,超过设计流量泄洪时间共7天;杭嘉湖南排的南台头闸设计最大流量为327立方米/秒,而实际最大泄洪流量为427立方米/秒,超标准运用10天。在这次洪水中,治太工程建设质量经受了全面的考验。
  1999年洪水中,治太工程共拦蓄和外排洪水46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太湖的调蓄量。1991年到1996年治太工程发挥的减灾效益66亿元,加上今夏的92亿元,8年来共发挥减灾效益158亿元,为同期建设投入的3倍多。
  今夏的太湖特大洪水,对于历经8年的治太工程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检验。一方面,它真真切切地告诉人们,治太工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暴露出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需要加快治理进度。占太湖面积一半的江苏省提出,从今年起奋战3年,治理好太湖水患。
  在治理太湖的过程中,两省一市注重把治理洪涝与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江苏境内212公里的环太湖大堤已不仅是坚实的防洪阵地,而且成为旅游胜地、交通干线、开发热土。
  压题照片为望虞河望亭工程。(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