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遍地是牛羊”——乌拉圭见闻(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5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遍地是牛羊”
  ——乌拉圭见闻(上)
  本报特派记者兰才基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与阿根廷只有一河之隔,这条河就是号称世界最宽的拉普拉塔河。其入海口宽达200公里。河两岸辽阔的冲积平原是世界闻名的粮仓和牧场。最近,记者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乘游船东渡,横跨拉普拉塔河,两个多小时就抵达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短暂的乌拉圭之行,对这个被人称为“遍地是牛羊”的国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乌拉圭的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人口310余万,是南美大陆的一个小国。但是,该国的农牧业十分发达,尤其是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堪与世界大国媲美。全国牛存栏数最多时曾达1300多万头;羊存栏数最高达到2600多万只,按人口平均每人大致有4头牛,8只羊。近年来乌拉圭的牛羊存栏数虽然有所减少,但人均数量仍列世界牧业生产大国的前茅。全国肉类、羊毛和皮革等产品的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2/3。由此可见,畜牧业在乌拉圭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乌拉圭政府前农牧渔业部长、产品商会顾问罗伯特·瓦斯格斯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乌拉圭拥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耕地和牧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约达1700万公顷,其中85%是牧场,全国约有60万人口从事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他说,乌拉圭气候温和多雨,没有高山和沙漠,无论是中部内格罗河两岸、南部平原地区或东部和北部低山地带,都能放牧和发展农业生产。我们在驱车旅行中,一出蒙得维的亚市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天然牧场,举目环顾,到处绿草如茵,野花竞艳,铁丝网围住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或马在悠闲地啃着嫩草。由于牧场水草丰饶,牲畜都长得膘肥体壮,皮毛油光发亮,十分可爱。
  牧业兴旺带动了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羊毛、皮革、肉类、牛乳、干酪等产品的加工和出口一直是乌拉圭的优势产业。在乌中商会的安排下,记者参观了蒙得维的亚郊区的一家羊毛加工厂。这家名叫“恩格拉乌”的工厂专门生产出口毛条,年产量达3000吨,全厂职工约100名,属中型企业,它和另一家同属于一个厂主的毛条加工厂“弗拉伊·马科斯”合在一起,每年生产的出口产品占全国毛条出口的15%左右。在参观过程中,看到厂房内堆积如山的羊毛经过洗净、烘干以后,进入蓬松、压平、成条、去疵和检验等工序,制成一批批洁白的毛条成品,全部是自动化生产流程,车间内只看到很少几个技工在监管机器设备或操作电脑。据该厂经理梅纳弗拉先生介绍,每年11月份入夏时节,正是乌拉圭各地牧场开始一年一度的剪羊毛季节,此时工厂就得大量收购原毛,备足一年的原料,因此必须有大量投资才能使全年生产得到保障。
  记者还从乌中商会了解到,乌拉圭毛条加工厂全国共10余家,规模大小不等,生产毛条主要用于出口。羊毛出口产品除了毛条以外,还包括脏毛、洗净毛共三大类,每年出口量达8万多吨,主要出口到中国、欧洲及西亚各地。商会秘书长说,自从1988年乌中两国建交以来,中国一直是乌拉圭羊毛的最大买主,乌中两国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这种关系的加强,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在不断加深。
  (本报蒙得维的亚电)(附图片)
  图为乌拉圭遍布牛羊的牧场一景。本报记者兰才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