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影视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5
第11版(文化)
专栏:

  影视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
  毕淑敏(作家):儿童的早期经验,决定一生的价值取向。日本奥姆真理教投毒事件发生后不久,在一次笔会上一位日本作家谈到,麻原札幌等真理教的高层全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他并且说,爱好文学的人比较不容易犯罪。我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除了火箭等高科技,道德、情感也是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比物理化学知识更为微妙、久远。如果我们的后代科技水平很高,但爱与被爱的能力渐渐丧失,那是很悲哀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推广优秀影视音像制品,是一项插上高科技翅膀的育人工程,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工程。
  董浩(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在广泛搜集世界优秀影片的同时,也要多一点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产品,包含着一系列潜在的民族符号。我主持的少儿节目的观众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如果在他们身上,没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变味了,我这个“孩子头”、“孩子王”会痛哭流涕的。
  于蓝(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对那些理想主义的而又不是说教的人物和影片,人们都会喜欢,比如说江姐、格瓦拉。
  1989年两会期间,我在政协的大会发言和提案中建议把电影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当时国家教委的负责同志挺重视。后来,在我们的呼吁下,成立了三部委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协调委员会,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而“三辰影库”正在落实这件事,所以我们非常赞成“音像电子馆”的做法。“三辰影库”要想成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知名品牌,就得千方百计买来天下好影片,必要时可以采用“挂版”、临时版权等变通办法。不能因为什么片子便宜就买什么,对孩子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阮智勇(教育部电教办副主任兼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给孩子开设电影课程要加强辅导,把影片分析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过去有导读,现在要有导视。希望收入“音像电子馆”的片子还要多一些科技含量,多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VCD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东西,将来还要开发中小学教学软件,越接近教学才越有生命力。
  雷祯孝(人才学家,北京三辰文化研究所所长):电影问世以来各国生产的故事片有21万部。我们选片的主体是专家和师生双向交流。仅以狗为主角的故事片,三辰文化研究所就从世界各国拍摄的328部中筛选出20多部,送给电影课实验学校,3.5万名学生观看后当场完成问卷,教师做实况记录。最后,这些问卷、记录和样片一道送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的专家集体审片。相信通过这样的程序,我们为“中小学音像电子馆”配备的影片是能够站得住脚的。
  庞大权(全国特级教师、湖北潜江市实验小学校长):即使有好片子,没有引导,效果就打折扣。我校从1997年开设电影课,安排500部影片,开展专题影评活动,讨论片中人物的是非善恶和人生观,讨论“我心目中的英雄”,写观后感,做情景作文,组织知识竞赛。学生在道德品质、艺术感染、知识积累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受益。(附图片)
  董浩
  毕淑敏
  阮智勇
  庞大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