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培养什么样的设计师?—’98中国时装周透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1
第1212版(市场专题)
专栏:行业焦点

  培养什么样的设计师?
  —’98中国时装周透析
  本报记者彭嘉陵
  上月下旬举办的’98中国时装周暨第二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可以说是热闹非凡。记者作为媒体评委,参加了时装周所有活动,观看了所有12场26人的时装表演,颇有感触。
  服装产业群体正在形成
  比起一年前的’97时装周暨第一届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来,这一届不论从规模还是受关注程度都远远超过上届。刚刚浮出水面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们视此为自己的节日,没有不参加的道理。老一辈的或是出道较早的作为评委,较为年轻的或正在成长的设计师们踊跃参赛——仅入选设计师(参加静态展示、动态表演)就有60人,还有不少专程前来观摩。
  我们高兴地看到服装作为一个产业而不仅仅是行业而兴起。除设计师外,与服装密切相关的服装模特及经纪公司、服装摄影师、服装评论员(专业及非专业媒体)群体正在形成,而且正在走向职业化、市场化。就拿模特经纪公司来说,仅北京,已从前些年的新丝路一家而分化或新立起概念’98、东方神韵等三家,各地还有不少模特学校,数千名模特在竞争中成长。这届入选参赛的模特就达60人。没有服装设计,没有服装表演,就没有服装模特生存的环境。用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王曾敬的话说,中国服装产业正在形成,服装文化群体正在形成。
  当然,这一切的最终依托还是服装生产企业和12亿服装消费者。可以说,正是近些年服装产业的迅速崛起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才带动了服装产业群体的勃兴。
  设计师迅速成长
  但水平参差不齐
  服装产业群体的形成,给设计师的成长提供了良好土壤。这届博览会上新人频频涌现,并且跃出几匹“黑马”。发布时装表演的26人中,2/3以上是新人。其中有的是从国外学成归来、受过现代服装专业训练且见多识广的实力派。有的作品的确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羽绒服、休闲女装、编织衫的设计,可以说上了很大一个台阶。如谢锋、赵伟国、乔以以、肖渝、房莹等参加表演或十佳设计师的作品,不仅新颖别致,线条流畅,而且基本能与市场接轨。就连作为专业评委的设计师们也感到了压力和动力。但是他们很高兴:新生代大胆、前卫,有创新。新人的迅速成长,是中国服装业的希望。
  有人评价,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水平近些年直线上升。如果你了解中国服装业从没有设计师,到短短几年间发展到今天设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这样一个过程的话,你会觉得这话不过分。它是这些年服装界全力奋斗的结果,是自1993年首届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延请了世界名师、并首次推出自己的设计师以来,一年一年逐步取得的成果。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直观的话,让我们把眼光投向我们自身,就会发现,我们穿着的服装的确越来越有设计了。但这条斜线能否一直往上走,还需外力的推动,否则就会像抛物线一下呈弧形下坠。
  当然,差距还不小,从展示的作品看,还有不少显得稚嫩。有的片面模仿西方露、透的手法以取悦评委,有的以奇特怪异为前卫,有的设计师作品不稳定,这套较好,而另一套却显得幼稚,这里有个好创意,另一处又有另一创意,但仅是火花一闪,表现手法还不够成熟。这说明,设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还需继续在市场中磨练。
  如何推名师?推什么样的名师?
  创名牌、推名师一直是近些年中国服装业为之奋斗的大事。名师如何产生?是靠评选出来的还是靠市场中自然产生?在市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选评不失为一个推名师的捷径。但是,这样一来,选评的标准就至关重要了。是推选大众喜欢的设计师,让他们最终成为大众明星?还是评选仅仅是圈内人认为有创意的设计师?记者这次当评委,就常常为评选标准和自己的意愿不符而犹豫不决。有的设计师的作品你明明不喜欢,但根据那几条标准你不得不打较高的分。
  如“时尚创意”这项标准,对那些追求新奇怪异的设计师就十分有利,有些作品确实很时尚,有创意,但作为服装,肯定没市场。打低分吧,不符合标准;打高分吧,不得不违心。这就引出如何引导设计师的问题。如果设计师靠这种标新立异而得了高分,并最终获奖,就会产生误导,不仅让他走上市场难以适应,也会把其他设计师特别是正准备当设计师的学生带进误区,使他们以为这样设计才是有新意,才能当名师。当然,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不同,后者强调市场,前者着重创意,但创意是在“服装是穿用的商品”前提下的创意,而不是荒诞怪异,随心所欲。
  再如“设计师影响力”这项标准,十分不明确。是指的设计师的知名度,还是市场占有率?如果是知名度,对于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虽然他的作品各方面可能更好些,但知名度一项就失了好几分,总分有可能不如那些作品平平的早出道的设计师;如果是市场占有率,以品牌来衡量,有的品牌是几个设计师共同设计的,这又如何分别?在大企业做设计的难免沾光,而在小企业的就吃亏了。
  当然,任何一项标准都难以顾及全面。但标准确实影响到设计师的选拔和成长,因此应该慎之又慎。
  服装是一种大众消费品,虽然各种品牌定位不同,但都是卖给消费者的,而不是圈内人相互展示才华的。因此,消费者是否捧场,是设计师能否成为大众明星的基本前提。今后的选评标准如何定?还须认真斟酌。(附图片)
  压题照片:获“十佳”的设计师乔以以设计的工艺衫。
  上图:获“十佳”的设计师张继成设计的羊绒裙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