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老外满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近普通人

  老外满禄
  曹苇舫
  老外满禄是浙江师大美籍教师LouisMangione的中国名字。满禄精瘦,偏高,有一头漂亮的褐色头发。满禄的中文说得挺棒,可以跟你直接用中文对话。满禄很腼腆,不像想象中的那些美国人外向。满禄很热情,有求必应。
  满禄与中国的缘分源自《儒林外史》。20多年前,满禄偶然读到了一本英文版的《儒林外史》。他着迷了,他发誓要看到中文版的《儒林外史》。打从这天起,他开始学中文,开始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生兴趣。20多年来,他在大陆和台湾学习、游历、教学。他震惊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他的中国学生则震惊于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厚造诣。他说中国传统文化很生动、含蓄,闪射一种传统的道德美。如有时碰到某生上课打瞌睡,他会来句“宰予昼寝”,而隐含了“朽木不可雕也”,于是被说者与他相视而笑。
  他迷恋雄伟的长城,陶醉于壮观的故宫,因而他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当他听说一位同学喜欢海明威小说时,马上托美国的朋友买了两本寄来。那天从邮局领了包裹出来,正巧碰上这位同学,满禄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裹,没料包裹书的碎纸屑倾泻而出,洒了一地。满禄无奈地耸了耸肩,跟同学一起傻呵呵地蹲到地上,一把一把地把纸屑捡进垃圾箱。
  满禄说中国学生聪明,开放,肯吃苦,还具有他没想到的批判精神。中国人并不像美国传媒宣传的那样被压抑,没个性,没有竞争意识。他喜欢和中国学生在一起,他说,一见了中国学生就忘了时间。在浙江师大工作的一年里,满禄没有休息日,他最好的休息是深夜躺在床上,静静地看书,然后不知不觉地入睡。
  满禄早上4点半起床,然后到西操场晨跑,那儿有他的学生等着。几个人一起跑,边跑边聊,聊学习,聊生活,聊追求。满禄幽默地称其是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说也奇怪,同学中的一些矛盾,一些想不开的事,就这么聊着聊着,化解了,想通了。
  满禄一天的工作就从晨跑开始。之后是上课、听课、作讲座、参加教研室活动、下学生寝室、批改作业:每星期的100篇作文,多的时候是200篇。他教英文写作,对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点评,同学的作文3页,而他的批文却有5页。剩下的时间里,他接待络绎不绝的学生、老师,还有外地的朋友。满禄的课余时间被剥夺了,他没有怨言,满禄的朋友满房间地坐,满禄还是照样地腼腆,有时还会为某句表述不完整的中国话难为情地脸红。
  满禄家最热闹的时候是世界杯足球赛的那些日子,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有时甚至是通宵,他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大学生说他们喜欢跟满禄一起看世界杯赛,那真有一种走向世界的感觉,这是满禄以他的博学和善解人意让人体会“世界”这个词语的。
  而满禄也早已融入了中国这片土地。
  满禄刚到时,学校正大张旗鼓地搞精神文明建设。一卸下行装,他就主动要求学校安排他参加劳动。满禄跟同学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楼梯上,他正搬着一大纸箱的杂物,瘦削的身子与胸前的大纸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同学很纳闷:外籍老师参加大扫除?我们都不太愿意,他愿意?满禄说: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意义,美国也做这样的事。
  1997年10月,改革之潮在外院涌动,满禄兴奋地丧失了腼腆,一会儿用英文,一会儿用中文阐述着他的观点。之后,他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他整夜泡在学生寝室,排解学生的疑问。为转变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他不辞辛苦地开设讲座。为把握教改中出现的新动向,他一有空就去听课……就在他去年7月结束聘期回国的前一天,他还参加了师大外院的研讨会,留下了他对外院96级教学改革的建议和设想。
  满禄回国了,可师大还在他的心里。师生们有难题只要给满禄发去电子邮件,第二天就会收到详尽的回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