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架起转化的金桥——安徽科苑集团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4
第4版(要闻)
专栏:

  架起转化的金桥
  ——安徽科苑集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刘杰
  安徽科苑应用技术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要国家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市场选课题,走过了整整18年的历程。
  18年间,科苑共取得科技成果200多项,有3项技术革新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技术及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数十项科技成果获科技进步奖、星火奖、专利技术金奖,成果转化率高达80%以上,创造社会效益达10亿元左右。去年技术成果销售收入又达亿元以上,人均创收20多万元。科苑已成为安徽省第一批百亿元工程重点承担单位。
  在国家一些科研单位尚难“断奶”之时,科苑是如何快速“长大”的呢?
  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科苑集团始终立足于创造一个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它的前身宿县地区应用技术研究所,从创办之日起,就推出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政策。用人不搞论资排辈,不分职称高低,不唯文凭学历,只要有开发能力,就可任课题组长,只要有突出贡献,就可得到最高待遇。
  没有文凭的夏洪亮先前在化肥厂当仪表工,喜欢搞技术革新。他进了研究所,几年间设计了5种机械产品,有3项获得了专利。后来他领衔创办了华宇机械制造公司,连年盈利,从1994年起年年创利润在千万元以上,成了全所贡献最大的人。
  早期进入研究所的几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凭着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胡明成了多功能液体包装机开发研究的课题组长,刘勇挑头主攻精细化工研究,李健主持开发氨基酸维生素系列生物产品,汪蓓蕾带头钻研糖醇新技术,徐辉瞄准了塑胶异型材,一项项新技术不断推向市场,为社会也为研究所带来巨大的效益。
  为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研究所不断推出重奖政策,80年代,3室1厅的“科技楼”被一批年轻人“争奖”一空;90年代的“别墅加轿车”,夏洪亮捷足先登。接着,刘勇、李健、胡明、汪蓓蕾也先后走上重奖台。
  这种重奖被叫做“价值杯”赛,激励人们不断拼搏向上。目前,科苑已由当初的2人扩展为700多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技术人才占职工总数的62.5%,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动态的人才“金字塔”。
  “卖”出效益才光荣
  走进科苑集团的办公大楼,迎面看到的是技术成果交易室,再往里,整整一层楼全是各个公司的技术转让市场部。负责这项工作的徐立伟介绍,从建所之日起,大楼的第一层就一直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交易市场,成交额由几万、几十万、数百万,达到去年的2300多万元,今年可达到2500万元以上。
  让技术成果变成钱,80年代初期,研究所的带头人汪德荣率领一批有识人士,打破传统的办科研所的方式,敞开大门,到市场中去选课题,把成果销到市场中去,寻找科研项目与市场的衔接点。研究所内成立了课题论证组织,自设了课题基金,凡是富有开发价值的课题项目,一经论证通过,即可立项拨款。
  在建所之初,他们追求的是易于推销、易于见效的“短、平、快”项目,他们用“卖技术”的钱建立了科研基地。进入90年代,科苑的发展已有了相当规模,开始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了给市场提供更为成熟的高新技术,科苑购买60余亩土地,建起了科苑集团工业园。
  工业园是科苑集团科研成果的“孵化器”,工业园又是技术成果迅速转化的大市场。到目前,国内外已有2000多家企业从这儿买走了整套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取得了真经,发了大财。
  盯紧发展大目标
  在发展战略上,科苑从创办之日起就每五年一个大的计划;在发展战术上,每一年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1号文件。科苑也在这种科学设计下,从当初租用的两间房里起步,一跃跨入功能齐全的研究基地,并建立起一流的工业园,如今又崛起于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
  在拟定科苑正在实施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时,科苑集团曾举办了一个隆重的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汪德荣雄心勃勃地向大家描绘了到本世纪末的又一幅蓝图:继续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加大对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化要有新突破,糖醇新技术、生物工程、新型建材和精细化工等产值都要达到亿元以上。
  在刚刚过去的3年中,科苑集团的科研和工业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又成功地组建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资产运作,推动科研开发。
  科苑正走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现代科研之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