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春芽”在萌生——在京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3
第9版(民主和法制周刊)
专栏:

  “春芽”在萌生
  ——在京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侧记
  张西
  正值改革开放20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在京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北京和山东的部分基层单位进行集中视察。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参与国是议政。人民关注的问题,也正是代表们所思考的问题。视察了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说:“这家集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王润代表从科教角度分析:“中国的酒厂太多,倒闭的也多。但北京燕京啤酒厂有办法,企业改革3年见效,靠的是科学技术。长远来说,中国要发展就得走科技兴国之路。”
  在山东省寿光市胡营乡钓鱼台村,共有300个新式高标准大棚。这些拱圆形天蓝色的聚光温室吸引了来自新华社的代表南振中。长期关注农业问题的他饶有兴味地进到一个大棚里,800平方米的空间结满了即将成熟的绿色丝瓜。承包者是村里的青年妇女齐宝芳,她称自己是头一年学种蔬菜。
  南振中边视察边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到底怎样?他得到的答案是:“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依然深厚。以山东为例,农民对土地的投入数量,1997年是43亿,1998年是64亿,增长50%。而这64亿中,大多数是农民自己投入的。从农民对土地投入的数量和态度上,还可得出一个观点:农民对土地政策的态度已经从怀疑到信任。”曾任驻日本大使的徐敦信代表在对比中国农业与日本的差距后坦言:“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保持土地政策不变。”
  北大副校长陈章良代表是第一次来到山东,他说:“过去,山东在我的印象里是人多,贫穷。这次看过几个地方,实在令人吃惊。我几乎每个月都去厦门、深圳,自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南方沿海快,没想到山东变化这么大。”来自农业系统的李梅芳代表曾多次来山东,她说:“怎么让农民富起来,山东对农民的引导,想得比较远,有组织,有意识。如大棚蔬菜的种植,上规模,上档次,而不是让农民自由化发展。”山东的变化,让代表们看到了希望,正如王昭钺代表所言:“这次视察时间虽短,但看到了山东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一看十,山东的成功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带头作用。”
  为期一周的集中视察活动于去年12月22日圆满结束。代表们不分昼夜地走企业、串农户,所见所闻无不印证着亚洲金融风波、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之后,中国经济平稳地向前发展的事实。回京的列车上,代表们还在兴奋地“说”着、“议”着。今年春天将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一些提案,正在这里酝酿萌芽。(附图片)
  (上图为代表们在山东视察。张西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