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就外经贸情况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增加进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3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就外经贸情况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增加进口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周亮、鹿永建)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去年外经贸的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石广生首先介绍说,1998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进出口贸易总额与1997年基本持平,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239.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1449亿美元。中国出口在世界的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位上升为第九位,进口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二位上升为第十一名,进出口总额的排名由上年的第十位下降为第十一位。
  他说,去年中国新签合同外资金额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9846家,新签合同外资金额521.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5.82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较快,援外方式改革和援外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对外投资有了初步发展,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多边和双边经贸关系继续发展。
  石广生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今年外贸工作方针的问题时说,我们去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化,在周边许多国家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进出口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以及国内发生罕见洪水和人民币不贬值的条件下外经贸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中国外经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出口,力争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努力增加外贸收汇,适当增加进口;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积极推进援外工作改革;做好多边和双边经贸;创造外经贸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全面完成外经贸的各项任务,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石广生说,今年我们将按照朱镕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要求,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力争有所增长:
  一是要知难而进,有所作为。尽管形势严峻,但目前仍有不少有利条件。从国内来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外经贸发展有力的物质保障,近年来的各项改革也为外贸出口创造了较好的体制条件,同时中国有12亿人口,是发展外经贸的广阔市场。从国际上来说,尽管增幅下降,但去年以来国际经济仍有所增长,而中国所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只有3%,扩大出口还有余地,中国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关系良好,有利于中国的外经贸工作。
  二是依据国际通行规则,已经和正在研究出台一系列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对于出口给予信贷支持。在去年已经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今年将对几大类出口产品提高退税率,正在研究出口保险方面的措施等等。
  三是大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行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以扩大机电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出口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国外有潜力的地区投资建厂,发展加工贸易。这不仅有利于所在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中国将为此采取重大措施,做出努力。
  五是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深度拓展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有潜力的新兴市场。
  六是继续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使其适应发展外经贸的需要。这包括加快赋予各类企业外经贸经营权,扩大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建立审批从宽、管理从严的新机制,优化外经贸经营主体结构,调动企业增加出口的积极性。
  七是优化进出口经营环境,加强外经贸法制建设,继续依法打击走私、逃汇、套汇、骗汇和骗退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石广生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问题时说,中国与欧盟之间发展经贸关系互补性很强。欧洲国家有资金、有技术、有高科技产品,中国有价廉物美的物资,有12亿人口的大市场,基础设施齐全,双方在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还可发展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国家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很快,欧盟现在已成为继美国、日本、香港之后的我们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近些年来,欧盟对中国一些出口产品进行了反倾销。我们认为反倾销措施不能作为市场保护的手段,希望欧盟开放市场,继续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对于倾销问题,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允许中国企业倾销,事实上中国企业也没有能力去国际市场倾销。中国一些出口产品价格低,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加工成本小,因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他指出,去年欧盟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取消了,我们十分赞成。但目前还有一些带歧视性的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希望欧盟尽快把中国作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来对待,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石广生在谈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时说,中国自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到现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共达13年。我们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立场和态度从来没有改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我们是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既要承担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也要求享受相应的权利。2000年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就要开始,这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我们正在跟美国、欧盟等世贸组织主要成员一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谈判,目的在于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争取达成协议,使中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
  石广生说,最近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访华,双方进行了认真的谈判,谈判是建设性的,在市场准入、议定书和农产品协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双方的观点仍有很大差距。分歧主要是在一些领域对方的要价过高,超过了我们的实际能力。双方表示愿意继续做出努力,以使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组织。我们与欧盟也进行了认真的谈判。
  当记者问到美国禁止休斯公司的商用卫星进入中国和美国国会有些人提出限制美国高新技术流入中国的问题时,石广生回答说,美国利用安全为借口,禁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购买的商用通讯卫星进入中国,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美国的做法,我一是感到震惊,二是表示强烈不满,这不仅会影响中美经贸关系,而且使美国公司损失4.5亿美元的生意,美国应当重新审慎地对待这个决定。美国限制高新技术进入中国,表面上看是在限制中国,实际上是对美国公司的限制,是对美国经济利益的限制,因为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美国公司不进入,其他国家的企业就会进入,受损失的应该是美国,是美国失掉了中国市场,失掉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在回答记者关于两岸经贸关系和台湾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时,石广生说,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可促进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交往,有利于提高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两岸经贸交流仍处于间接、单向的状态。我们希望早日实现两岸直接贸易。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作为中国的单独关税区加入世贸组织的。台湾加入WTO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先台后”的问题,并不涉及香港是否和何时同台湾签订协议。早在1992年,关贸总协定理事会主席声明就已经明确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首先加入,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单独关税区在中国大陆之后加入的原则。各方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有记者问,这次全国人大制定《合同法》对中国外贸和利用外资工作有什么影响?石广生回答说,制定新的《合同法》,符合中国国情,其有关内容吸收了国际通行的规则和做法,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分有利,对今后我国发展外经外贸和引进外资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石广生还回答了记者的其他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