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扶贫攻坚常抓不懈——访四川巴中地区行署专员李克明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3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扶贫攻坚常抓不懈
  ——访四川巴中地区行署专员李克明代表
  本报记者 严冰 梁小琴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力争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000万以上’,这说到了我们来自贫困地区代表的心坎里。”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地区行署专员李克明告诉记者,由于选准了路子,巴中的扶贫攻坚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脱贫先填饱肚子,要吃饭先从粮食增产入手,抓吹糠见米的项目。巴中本来十年九旱,过去却年年种水稻,年年减产,年年吃不饱。从1993年起,巴中从保险粮——玉米入手,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当年玉米产量达到1.15亿公斤,1998年达到4.25亿公斤,农民人均有粮食500公斤,思路一换,就填饱了肚子。
  “吃饱了肚子,还得有钱花。”李克明告诉记者,这几年,巴中坚持把小康建设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把富民与培植财源结合起来。池园经济就是巴中脱贫奔小康的杰作。搞小微型水利,打井、建池。近两年,全区新打井4.7万口,建微型水池4.2万口,改土15.2万亩。过去,南江县很少种蔬菜水果,百姓吃菜都要翻山越岭到陕西汉中去拉。现在,巴中人自己种的蔬菜水果摆满了集市。李克明说:“农民都很实际,不听你讲以后怎么怎么样,只要看明白了,种什么能赚钱,保证跟你干。”
  李克明代表认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1993年到1997年,巴中下决心打破“瓶颈”,掀起交通建设大会战。5年来,全区投资14亿元,建成县乡级公路1182公里,新修村道1852公里。100%的乡和78%的村通了公路,石板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交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路通财来,为脱贫致富打开了大门。
  “把革命老区建设好,让老区人民过上安宁、富裕的新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克明说,扶贫攻坚,将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