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波恩八国会议 有进展 无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8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波恩八国会议
  有进展 无突破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驻南斯拉夫记者 吕岩松
  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空袭进入第七个星期以来,外交舞台上终于出现了死结松动的迹象。从南斯拉夫方面来说,先是释放了三个被俘的美国士兵,接着又允许科索沃阿族领导人鲁戈瓦出境前往意大利;从北约方面说,在空袭战略没有奏效的情况下,不得不加重政治解决危机的砝码,不得不重新借助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分量。昨天,西方七国和俄罗斯的外长在德国波恩终于就科索沃危机达成一项包括七项内容的原则协议。德国外长菲舍尔认为,把俄罗斯重新“拉上船”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北约轰炸南联盟40余天没有实现任何政治目标,美国的盟国日益显出不耐烦的情绪,公众要求政治解决的呼声日高,是北约转向政治解决的根本原因。据西方报刊分析,南斯拉夫仍保存了大量的防空力量。一位军界高级人士认为,北约低估了南斯拉夫的抗击能力的错误简直“应该受罚”。空袭之前,北约军方人士曾夸海口说,不出三天南斯拉夫就会屈服,但事实证明南斯拉夫生存能力仍然很强。从政治上看,“人道灾难”不仅未能阻止,反而造成二战结束以来欧洲最大的难民浪潮,引起巴尔干地区局势全面紧张。在盟国之中,德国利用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力主加强俄罗斯的调解作用,明显与美国单纯诉诸空袭的政策拉开距离;意大利、希腊反战势力强大,盟国的军心有可能动摇。目前,美国的国会山上也发出质疑的声音。出动地面部队在政治上不可行,禁海令没有俄罗斯的赞同实际也无法奏效。事实表明,空袭战略已走进死胡同,拖得越久,北约在政治上就越被动。
  八国外长会议通过的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协议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其一,重申了联合国的作用。在“国际安全存在”和过渡性管理机构问题上,文件都强调必须由联合国通过相应决议。这等于北约已经承认,抛开联合国科索沃危机不可能解决。这一点为南斯拉夫接受上述原则创造了条件。南外长约万诺维奇表示,关于“国际安全存在”问题可以和联合国谈判。其二,俄罗斯第一次赞同了“国际安全存在”的提法。其三,文件重提了科索沃将是南斯拉夫联盟的组成部分,排除了科索沃独立和被分裂的可能性。贝尔格莱德的舆论表明,南斯拉夫对这一点感到欣慰。
  但是,西方舆论几乎一致指出,在取得进展的同时,有一系列重大问题尚待澄清。首先是语意含混的“国际安全存在”。按菲舍尔外长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解释,这就是一支国际和平部队。但他承认,在这支部队的组成、任务、领导权问题上,西方与俄罗斯的分歧并未弥合。美英两国外长都明白无误地表示,这支部队的核心必须是北约军队。据美联社在4月30日录制、5月5日公布的一次米洛舍维奇的谈话说,南斯拉夫可以接受一支轻武装、只用于自卫目的、不能拥有进攻能力的观察员部队。这方面将来必有激烈争吵。其次,八国外长会议并未就停止轰炸的条件和时间作出任何暗示。德国总理施罗德日前在德国议会上说,只要南斯拉夫开始撤军,不必等全部撤完,北约就可以暂时停火,其迫切希望停炸的心情可见一斑。但是,克林顿在访问德国时却强调,只有当南斯拉夫接受五项条件后,北约才能停止空袭行动。他不无所指地要求欧洲人“保持耐心”。
  八国外长会议显示了西方和俄罗斯的一致的一面,重新让联合国成为和平进程的主角,这两点是这次会议的重要之点。但是,大量的细节问题显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获得解决。如此看来,对巴尔干和平前景仍不容乐观。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说,这个原则协议离最终和平解决还很遥远。(本报波恩、贝尔格莱德5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