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临夏州 古生物化石有待保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0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临夏州
  古生物化石有待保护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分布着丰富的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不但有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还有保存完好、质量上乘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然而,多年以来,由于当地对古生物化石保存价值认识不足,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视为中药材“龙骨”采挖药用,还有许多化石被不法分子倒卖流失,目前尚未挖掘之处也已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特别是1990年以来,不法分子在这一地区活动猖獗,化石贩子鼓动当地农民滥挖乱掘,使许多古生物遗存被破坏,许多极具价值的化石散落民间,有的辗转流失海外。
  直到1995年,此事才引起了州、县文化部门的重视。他们多次组成文物保护工作队,深入现场制止这种违法行为。同时,采取一些办法,征集流失在私人手中的化石。和政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80万元资金,收集到1055件化石。
  经专家认定,这1055件标本包括50多种已灭绝了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可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有6件,二级文物的38件,三级文物的110件,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收藏的一个重要空白,对于我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政县无法妥善保存这批文物。笔者在县文化馆的简易房内看到,大批的标本堆放在地上或旧纸箱中,连最简陋的藏品柜、架都没有,更不要说防火、防盗了。
  甘肃日报社 胥廷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