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城里人就业目光下移 武汉农民工再辟新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4-19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竞赛

城里人就业目光下移
武汉农民工再辟新路
谢麦祥
“武汉扫不尽的地摊,透露了它的农民色彩,一个区域大集市的本色。”最新出版的《读者》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这样评价武汉。
武汉农民工确实多。前几年,武汉的外来劳动力曾经达到五六十万。据武汉市劳动局社会劳动力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在武汉务工的外来劳动力也有35万。受大气候影响,武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使用农民工大不如前,如纺织、服装、建筑业等的发展势头减缓,这些行业使用的农民纺纱工、泥工、车衣工、架子工、木工相应减少。而农民占据的餐馆服务员、杂工、发廊小工、保姆、街头“扁担”、卖菜、垃圾清运等岗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生活像一面镜子。农民的就业观为城里人上了一课。城里人也开始从事过去难以承担的岗位:摆地摊的有之,开麻木(一种机动载客三轮车)的有之,干钟点工的有之。下岗工人王某的孩子因心脏病开刀花了4万多元,家里欠下近2万元债务。去年,王某下岗后,到处找活干,当过小店杂工、开过三轮车、挖过土方。王某说,为了生活,为了还债,他什么样的活都干。
农民工进城,带来了城里人就业眼光的下移,农民工正在从过去的一些主打务工行业退却,如保安、保洁、家政钟点工等。但是人们发现,进城农民仍在不断开发城里人尚不屑一顾的“新工作岗位”,如蔬菜的精加工、街头擦皮鞋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