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摆平”与“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5-1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漫话

  “摆平”与“水平”
  张偶良
  常听到一些领导干部颇为自豪地感叹:“时下社会复杂,关系微妙,事情难办,能摆平不出问题,就够水平啦!”言下之意:“摆平”亦即“水平”,不管工作好坏,政绩大小,能够“摆平”就是有“水平”,“摆”得越“平”越是有“水平”。
  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支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有的整天琢磨上级意图,迎合领导心理,察言观色,唯上是从,投其所好,施其所求,对上司处处“讨好”,事事“摆平”;有的为人圆滑,八面玲珑,拉“关系”、套“近乎”、搞“平衡”,你好我好大家好,左邻右舍都“摆平”;有的从不得罪人,一味迁就,甚至封官许愿,收买人心,对下到处“摆平”……
  如此等等,这叫有“水平”?实在荒谬矣。
  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上的干部,是带领人民群众从事社会生产,建设家园,振兴中华的领导力量,是将国家组织成国家,将政府组织成政府,将人民群众联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和筋骨。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具有很好的理论素养,宽阔的知识面;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康的人格品质,优良的思想作风等。这样,才能够坚定地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志存高远,心系人民,奋发有为,勇于开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为名利,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才是党和人民所希望的,各级领导干部所必须具备的真正的“水平”。而一味地搞所谓的“摆平”,那是庸俗的“关系学”,当然不能说是有真“水平”。实际上,“摆平”既误事又误人,即使一时“摆平”,很快就会生出更多的“摆不平”。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搞“摆平”,究其原因,就是只求做官,不想做事。换句话也可以这样说,那是“懒惰官”、“太平官”的“拿手好戏”和“看家本领”。贪懒会变质,奋发才有为。健康的关系要有,庸俗的一套要除。特别是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迅即到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奋、勤奋、再勤奋,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水平,才能真正当好现代化建设的“领路人”、“带头人”。
  愿广大领导干部少搞点“摆平”,多增些“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