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舞蹈的星海 舞蹈的黄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6-11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舞蹈的星海 舞蹈的黄河
  赵越
  六十年前,冼星海为唤起民众,抵御外侮,笔蘸民族的苦难,谱写出旷世之作《黄河大合唱》。这是音乐家以火热的情感,澎湃的旋律,在精神领域为世人塑造了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音乐的黄河,艺术的黄河。六十年后的今天,广州市歌舞团为让革命先驱和黄河魂魄,以视觉的形象走进时代,走进观众心灵,成为民族自强的精神力量,他们又将笔耕黄河的冼星海作为叙说客体,历时三载创作了一部大型舞剧,名之为《星海·黄河》。
  《星海·黄河》从巴黎学习音乐的冼星海写起。当他得知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大地的时候,急速地踏上还乡之路。在故土,他看到的是山河蒙难,民不聊生;是饿殍遍野,哀声阵阵;是流离失所的民间女孩小英子,以及魂断荒野的英子奶奶那双死不瞑目怒视苍天的眼神……在痛苦与思索中他悟知,只有亿万人民将屈辱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和实际行动,才能拯救民族于水火。于是他把眼光投向了哺育中华民族的黄河,投向了烽烟滚滚的太行山,投向了革命圣地延安。为了呐喊出人民的声音,他拜黄河上的老艄公为师,向民间老艺人请教,与人民同甘共苦,将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相融合,同词作家光未然一起,终于创作出彪炳音乐史册的泱泱大作……
  从舞剧中不难看出,作品的艺术视点紧紧追随主人公向前延伸的脚步,高屋建瓴地描绘出冼星海的人生历程,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冼星海的艺术历程,深刻细腻地揭示出冼星海的情感历程。
  恰如《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并不只用一种音乐素材和技法一样,《星海·黄河》的舞蹈也是在传统基础上,综合了多种舞蹈元素和技法,使之既能体现出民族艺术的个性,又能对剧情给以饱满、深刻的反映。如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群舞“苦难”;深求苦索、思绪飞腾的跳跃式组接舞蹈镜头“抗争”;冼星海与老艺人通过双人舞进行心贴心的艺术对话,以及紧接其后在黄河上与惊涛骇浪搏击的场面等,无不将古典、民间、芭蕾、现代等舞蹈因素彼此杂糅,融会贯通,从而产生一种创新的、多彩的舞蹈旋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