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为民造福重在长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13
第11版(党的建设)
专栏:公仆心声

  为民造福重在长远
  中共黑龙江肇州县委书记李景华
  这些年,一些领导干部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确,如果不能为一方百姓的幸福生活作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那么你这个“官”当的还有什么味道?谁还需要你这样的“官”?但是,同是“造福”,情况也大不一样。有的人追求速见成效、立竿见影的“小福”、“近福”,往往是“一任”未了,“福泽”已荡然无存。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群众非常反感。我认为,作为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既要解决好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更要着力解决好那些影响当地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宗旨的真实体现,也是“造福一方”的真正涵义所在。
  肇州县是一个农业县,但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很差。水资源贫乏,“十年九旱”是农业气候的基本特点,加上土质瘠薄,自然植被差,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任期内效益,完全可以按照传统的做法,实施“以肥攻产”、“以水保产”、“以机促产”这样一些单项措施。我们县委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不能再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了,必须从全县42万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于是,我们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请专家帮助,决定采取综合措施,走出一条生态旱作农业之路。
  改变一个地方经济落后的面貌,实现现代化,只有发展经济的路子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正所谓“治穷先治愚”。大家都承认发展教育是好事,但它是一个“慢功夫”,尤其在经济落后、财力不足的穷县办教育是一件相当难的事。近5年,我县教育经费每年以12%的幅度递增,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44%,每年财政预备费的50%、机动财力的80%用于教育,累计向教育投入2亿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全县最好的房舍是学校,环境最美的是校园。经过全县人民、特别是广大教师的努力,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着眼于长远发展,解决深层次矛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短时期内很难见到成效,甚至可能在“政绩考核”中吃亏。我记得一位学者说过,真正有见识的科学家,如果可以选择,他宁可在厚厚的钢板上打下一个印记,也不去在薄薄的木板上穿过一个洞。我认为,真正有志于为民造福的人民公仆,也应该有这样的见识和品格,毕竟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