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定西:保水固土山川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7-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定西:保水固土山川绿
  本报记者李战吉赵永新
  烈日当空,大地干裂,几辆拉水车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行驶,渴极了的人群和牛羊在后面狂追,从四面八方飞来的麻雀围着水车盘旋,有的竟撞死在车前……这是1982年盛夏发生在定西黄土高原上悲壮的一幕。
  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的定西地区发生了50年不遇的大旱,连续7个月没有有效降雨。那里的人们境况如何?定西行署副专员武文斌的话让“爱我黄河”采访团的记者们放下心来:多年来定西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人畜饮水有保障,夏粮欠秋粮补,农民收入有望与去年持平。
  定西县景泉乡常川村金志忠老汉的房前屋后一片绿意盎然的喜人景象:房前的3个塑料大棚里芹菜滴翠,番茄飞红;院后的山坡上绿树成荫,黄杏满枝。在他家的院子里,老人一边拿出自家种的番茄让记者品尝,一边拉起了家常:“以往都要走上五六里山路到西山沟里挑水吃,哪顾得上种菜!从1995年起县里号召搞雨水集流,家里打了3口水窖,把雨水、雪水集到里边攒起来,不仅吃水不用愁,还可以浇地种菜———眼下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菜,以前稀罕得不得了的番茄现在都不值钱了。”
  金老汉是定西地区实施水保工程的受益者之一。站在海拔2000多米的九华沟小流域治理纪念碑前,定西县水保局局长张新民指着周围那一座座绿树缠腰的山头说:“从60年代起,定西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坡改梯,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从80年代开始,我们又搞小流域治理,山、水、林、田、路一起上,到目前大部分荒山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到90年代,全县人民发扬‘三苦’精神,干部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大搞‘121’雨水集流工程,每家平均打一口水井,挖两个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定西终于开始告别贫困,告别水荒!”
  据介绍,目前定西地区的717条小流域中有111条治理达标,累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600多平方公里;11万多户农民搞起了“121”工程,50多万人、6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