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海南“科教兴琼”形成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海南“科教兴琼”形成特色
  西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本报海口11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毕全忠报道:海南省从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筹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办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科教兴琼”的重要依托。
  海南是我国最小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全省735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70%,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也颇具特色。因此,海南省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其中“新兴工业”则指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保护热带生态环境,使海南成为“生态省”。海南建省以来,就根据这一发展全局来筹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条件是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因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一直是海南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省以来,全省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1988年2.02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8.96亿元,累计已投入67.9亿元,年递增14.5%,均主要用于发展基础教育。
  建省以来,海南根据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需要,调整了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提出“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方针,使广大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海南的高等教育规模不大,但同样具有地方特色。建省以来,海南的高等学校没有铺新摊子,而且还合并了4所高校。也没有仿效其他省市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格局,而是根据海南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结构、确定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