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养命钱”如何才能收上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2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养命钱”如何才能收上来?
  本报记者彭嘉陵白天亮王政
  养老金是离退休职工的养命钱,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含糊。然而,有些地方养老保险费却收不上来,有些地方现存养老金只够发放两个月,而欠账还在继续,这给养老金的发放带来很大难度。
  欠缴养老保险费的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为什么会欠缴如此之多?最近,记者采访了山西太原的一些欠费大户。我们在采访中发现,有些企业的确经营困难,难以补上多年以来造成的巨额拖欠;有些企业认为前些年缴费太多,白做贡献了,不愿再缴;有的企业为眼前发展着想,不愿把本打算用于生产的资金用于交纳养老保险;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制度还需完善。
  由于我国过去几十年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因而如今养老金的发放只能采取现收现支制。有收缴才能够支付,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然而现在的矛盾是,一方面要保证养老金的发放,一天也不能拖,另一方面养老保险费却收不上来。
  据分析,养老保险费欠缴的比例以1992年以来为高。此前,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刚刚开始起步,许多地方普遍实行收支一条线,即差额缴拨,而退休金的发放仍由原企业操作。这一方面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了“白为社会作贡献”的印象,一方面使企业职工普遍认为养老金是企业发的,与社保无关。多年下来,净上缴、至今尚未受益的企业认为吃亏了,不愿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不少企业的确由于经营困难,已无力缴纳了。再加上当时征缴无法可依,没有强制效果,因而能拖则拖,能不缴则不缴,直至越欠越多。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对养老保险费的征收已在税前列支。也就是说,欠费企业一方面享受了国家给予的减税政策,一方面却逃避缴费,这的确不应该。因此,今年初,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大欠费的清缴力度,并对企业缴欠费规定了一个时间表,要求今年内缴清欠款的50%。然而,许多企业都认为有困难。应当承认,目前欠缴的养老保险费,大多是前些年累积下来的,特别是在大企业,少则数千万,多则上亿甚至更多。要让现在本已就十分困难的企业一下子补交一半,似乎仍勉为其难。
  本来,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让他们把养育离退休职工的任务交由社会来实行,使它们轻装前进,与其他企业一样,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然而,现在不少欠费企业却认为这加重了企业负担。这似乎有违社保制度建立的初衷。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应当看到,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制是近些年在探索中刚刚建立起来的,过去没有建立这套机制,而退休职工的确需要交由社会来养育而非仍由企业负担。因此,对于新建的养老体制,以前没有基金积存,只能是新人养旧人,后辈养前辈。同时,在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之初,由于原来没有基金,因而对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也许定得高了些,但这也是从保证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前提计算出来的,今后随着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这个比例将会逐步降低,直至企业能够接受为止。
  不过,当前的问题怎么解决?拖欠的巨额养老保险费如何才能补齐?如何开辟资金渠道?这的确需要再想点其他办法。比如,有关专家提出,出售企业部分资产用以弥补部分养老保险费缺口。应当广开思路,探索多种解决办法。(详细报道请看本报今日《经济周刊》第九版《为何欠缴养命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