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科技种田出新事 昌邑农民种“树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2
第2版(经济)
专栏:

  科技种田出新事
  昌邑农民种“树棉”
  本报昌邑11月21日电记者赵志文报道:尽管山东省昌邑市今年每担皮棉收购价格比去年下降217.50元,但该市许多棉农种棉收入并未减少,有的甚至还有所增加。原来,这些棉农种的不是常规棉种,而是高产、优质、高效的“标记杂交抗虫棉”。
  昌邑是山东著名的产棉市,棉花种植面积最高曾达28万亩。后来因治虫难、用工多、单一种棉比较效益差等多种原因,全市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99年减至7万多亩。为了促进棉花生产,提高棉农收入,该市棉花办公室与石家庄市农科院联合开发培育出“标记杂交抗虫棉”新品种。因其株高1.60米以上,枝叶繁茂,群众称为“树棉”。
  3年来,该品种在昌邑显示了令棉农十分信服的特点:产量高、品质好。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皮棉,高产地块可达150公斤,比常规棉种平均增产30%左右。该棉色泽白、纤维长、强度大、抗病能力强,特别对棉铃虫有很高的抗病力。该棉叶形如鸡爪状,便于治虫,减少用药次数,节省用药成本80%左右;简化整枝修棉,省工省力。常规棉的管理是繁重的,仅整枝就得五六遍,种“树棉”,整个生长期不用整枝,只打一次“顶心”即可,大大减轻了棉农的劳动强度;适宜间套作,棉田效益高。今年,该市双台乡中裴村的农民张同山种了4.5亩“树棉”,并套种了西瓜。结果,每亩收籽棉225公斤,售出得900元;每亩收西瓜4000公斤,售出得1600元,每亩棉田收益为2500元。
  通过昌邑市棉花办公室几年来的示范和推广,尊重科技、尊重事实的昌邑农民迅速接受了“树棉”,1997年,该市“树棉”的种植面积仅有20亩,1998年则增至3500亩,1999年又猛增到2.3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