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三匹“天马”竞风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11-22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三匹“天马”竞风流
  东方
  近半个世纪以来,载人航天的发展是沿着载人宇宙飞船、试验性空间站、航天飞机到建造永久性空间站的道路前进的,这是国际航天业在太空展开竞争与合作的结果。
  当代载人航天器按飞行轨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往返于地面和太空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另一类是不返回地面,在太空长期运行的空间站,它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研究空间科学、太空生产、在轨服务等。
  在3种载人航天器中,宇宙飞船是规模最小、技术相对简单、费用最便宜、在轨飞行时间最短的一种,因此美国和前苏联均是通过首先研制宇宙飞船来突破并掌握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并各自都发展了3代。目前发射最多、用途最广的宇宙飞船是卫星式飞船。前苏联/俄罗斯一共发展了三代飞船,上升号为第二代。它是在东方号的基础上改进的,即把笨重的弹射坐椅改换为普通的椅子,为的是抢在美国之前载人飞行。其座舱外还增加了气闸舱,供航天员出舱使用,列昂诺夫从而于1965年3月成为世界太空行走第一人。这不仅在美国和前苏联太空竞争中为前苏联增加了筹码,也为日后通过太空行走来修理卫星、组装空间站等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第三代飞船便是1967年开始使用的联盟号飞船。它使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扩大了,而且还能与空间站对接,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和物资,故身价倍增。其主要用途就是为空间站提供服务,是世界第一辆太空“公共汽车”。
  美国也发展了3代飞船。其第一代飞船水星号于1962年2月20日载格林上天,只有座舱。格林后来于1998年又以77岁的高龄乘航天飞机重返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登天老翁。1965年投入使用的双子星座号飞船是美国的第二代飞船。
  美国的第三代飞船是誉满全球的阿波罗号。它由座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可乘3人,是目前唯一的登月式飞船,目前一共发射成功6艘,把12名航天员送上月面,并获得大量成果,使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大放异彩。不过,“阿波罗”计划完成之后,美国便停止使用飞船,全力研制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为载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人类通过它不仅一步登天,而且它还是重要的天地往返运输器,为空间站、月球基地等接送人员和货物,其费用较航天飞机便宜。同时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因而可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作为救生艇。目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也拟用联盟—TM飞船作为早期使用的救生艇。未来的行星际载人飞行也将由飞船来率先实现。
  21世纪的宇宙飞航将是多功能、多用途、可部分重复使用的,且返回落点的精度在100米以内。然而,人类并不满足在太空作短暂旅行,为了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必须在太空建立能长期运行的大型生活和工作基地。因此,第一种太空基地应运而生了,它就是空间站。
  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此举对美国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它马上用“阿波罗”工程的剩余材料研制了一个名叫“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并于1973年5月14日升空,创下了当时连续载人航天84天的世界纪录。
  至今,世界一共建成了9个空间站,它们都是采用舱段式构型的试验性空间站。空间站是当代最适合长期载人航天的“天堂”,具有自主补给消耗器、检修和更换设备的能力以及变更和扩大其功能的性质。其先入轨后上人的特征,既提高了安全保障,又简化了研制过程,前景十分广阔。
  前苏联在空间站领域大展宏图,美国则在航天飞机方面一显身手。由于宇宙飞船不能重复使用,而且返回时落点散布很大,航天员承受的过载也很大,所以美国人认为它不经济、不安全、不实用。为此,从1972年起美国开始研制可部分重复使用、水平着陆的载人航天运输器——航天飞机。它是集航空、火箭和空间技术于一身的产物。
  1981年4月12日,恰值加加林乘飞船升空20周年纪念日,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作了处女航行,这意味着载人航天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至今,已先后有6架航天飞机飞向太空,其中5架是美国的。虽然航天飞机在经济性方面没达到预期目标,但它在安全性和实用性上仍技高一筹。
  美国现还在研制平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冒险星”,如成功,则可降低发射成本90%。另外,美国还计划研制像普通飞机一样可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压题照片为美国航天飞机飞向太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