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走入周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23
第8版(体育·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走入周城
本报记者董宏君
走入周城,感觉惬意又惊奇。
周城叫城不是城,而是村,据说还是云南省最大的一个自然村。
出大理古城向北,沿滇藏公路穿村过寨,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苍山十九峰之一的云弄峰下,秀美的周城就在这里。
周城是个有2000多农户的白族村,看不出一点“城”的模样。村里最醒目的一块巨幅广告牌是村办金花奶粉厂的,一头奶牛在广告牌上尽显威风,似乎为其400万元的产值和“云南省优秀乡镇企业产品”而骄傲。穿过村中一排排“三房一照壁”的白族民居,可以看到村里的漂亮建筑——现代风格的周城剧院和百年榕树下庭院深深的周城九年制学校。教室是清一色的四层楼房,整洁雅致的院子里,石板路泛着清亮亮的光泽。于是,周城在我心里变得不一般起来。
1997年,周城的工农业总收入达到1.13亿元,成为大理州历史上第一批亿元村之一,人均收入2880元,还被列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周城办事处党支部书记张富仁对记者说,周城从改革开放前的贫困村到今天的亿元村,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周城这地方,耕地少,人口多,单一的农业,产量再高,也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而解决不了富裕问题。这几年,我们若不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亿元村”的牌子无论如何也挂不上。
看来周城的确不一般。不一般的周城还有一道充满乡情乡趣的清雅风景,那就是从村头到村尾一间间大小商店一路飘扬着各种白族扎染的衣饰与衣料,青里带翠,素雅别致,与周城有一种浑然一体的温馨。
周城白族的传统民间扎染工艺始于明末清初。这一浸润着白族人智慧与情趣的传统工艺虽说历史久远,但真正大批量地生产扎染衣饰,还是近十几年的事。
改革开放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观光旅游看世界,民族、民居、民族服饰令观光客耳目一新。那一方方源于自然的扎染、蜡染等手工“土布”,以独特的乡土气息成为人们的新宠。精明能干的周城人就这样审时度势地办起了周城扎染厂。
制作花色考究的扎染布程序很复杂。但这在周城却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这里的白族妇女不但勤劳能干,而且个个心灵手巧,能织善绣。
制作扎染布的第一道主要工序是扎花。扎花有许多传统图案,白族妇女自然驾轻就熟。村里办起了扎染厂,便有了专门的图案设计员,在考察市场,了解行情之后,再结合传统图案,设计出适销的扎染图案。扎染厂先将设计好的花纹图案淡淡地描在白布料上,妇女们领回家,利用劳动空闲时间,细心地折叠花样,穿针引线,再用线扎紧,这扎花的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
周城扎染厂是周城的一个龙头,因为它辐射和带动了千家万户直接参与到这一生产经营的行列中来。不仅如此,有眼光的周城人还以扎染布为特色原料,大力发展起服装加工业,有的服装加工及批发大户,把生意做到了北京城寸土寸金的王府井。
过去,周城的扎染布用途只限于民族服装服饰等。如今,用扎染布制作的床单、桌布、门帘、衣帽、背包等居家用品几乎囊括了生活中的许多角落。扎花方式也由传统的三四种发展到十几种,花纹图案由过去的十几种,发展到700多种,不仅国内畅销,还远销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小小扎染布,带活了周城。这些散发着植物芬芳的缤纷色彩,让人们看到了田野上的新希望。(附图片)
今日民族村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