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风物长宜放眼量——田径项目备战世锦赛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25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风物长宜放眼量
——田径项目备战世锦赛的思考
本报记者李中文
带着15金17银7铜的收获从曼谷亚运会归来,中国田径界是在清醒的自责与外界的抱怨声中度过1998年岁末的。在极不轻松的氛围中,中国田径界如何备战1999年世锦赛格外引人关注。
今年2月2日至4日,田径项目备战1999年世锦赛和2000年奥运会领导小组会议在济南召开。本次会议至少明确传出三个重要信息:参加世锦赛依然坚持选拔制,确保世锦赛上不出一例兴奋剂事件,慎重选择备战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重点项目。
为何依然坚持选拔制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田径项目在备战世锦赛和奥运会的过程中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选拔制度。按照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的田径项目备战1999年世锦赛和2000年奥运会方案,运动员只有参加今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的两站比赛,并最终进入总决赛才有资格参与选拔。
为了避免出现个别运动员、运动队找借口不参加选拔这一问题,领导小组会议决定在集训初期就把选拔方案定下来,以此充分调动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为什么依然坚持选拔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解释是:第一,坚持选拔制可以以赛促练,解决我国运动员“练的多、赛的少”的通病;第二,通过选拔比赛,可以增加运动员的参赛经验,便于“从实战出发”检验训练成果,同时比赛次数多了,兴奋剂检测工作易于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兴奋剂事件的出现。
针对去年亚运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个别运动员不参加选拔的现象,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尚修堂明确指出:“制定世锦赛和奥运会选拔办法是为了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而决不是针对某个人、某个队制定的……此外,选拔制从1989年就开始施行,效果一直很好,国际上如日本等国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也要进行选拔。马俊仁教练带领的辽宁女子中长跑队也曾是选拔制的受益者,前些年曲云霞、刘丽能够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就是通过选拔参赛的。”
确保不出一例兴奋剂
自1988年我国田径项目出现首例兴奋剂阳性以来,田径项目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制止服用兴奋剂现象的出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尽管每年取样检查次数不断增加,处罚力度不断加大,违规现象仍频频发生。尤其是在全运会年总有大幅度反弹。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服用兴奋剂手段越来越隐蔽、药物越来越先进、开始使用年龄越来越小,并从成年向青少年扩散、从专业向业余扩散、从大赛向各类比赛扩散。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亚运集训期间成功遏制兴奋剂出现的基础上,进而对世锦赛集训期间制定出11条防范措施,其中包括飞检和血检,以尽量确保在世锦赛上中国运动员不出现一例兴奋剂。
显然,确保世锦赛不出一例兴奋剂问题已被认定为备战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何如此,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指出:“回顾近10年来田径项目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田径成绩大起大落的原因,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兴奋剂在作怪。”谈及个别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现象对中国田径运动发展造成的危害,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个别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不仅破坏了中国田径的整体形象、造成了田径人才和经费的巨大浪费,而且破坏了田径训练理论。一些踏踏实实坚持正常训练的运动员开始不相信科学的训练手段,无形中涣散了人心。这一现象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影响是致命的。为此,我们要想尽办法刹住靠服用兴奋剂出成绩的歪风,走靠科学训练和顽强拼搏到国际赛场上干干净净地去拿金牌之路。”
突破口究竟在哪里
在去年的亚运会上,中国田径队仅夺取15金、17银、7铜,未完成18—20枚金牌的预定目标。尽管因此遭到人们的非议,但中国田径界却进一步认清了自身的真正实力,以便在备战世锦赛和奥运会时制定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目标。
1993年世锦赛上,中国田径队获得4金;1995年世锦赛,中国队仅获一银;1997年世锦赛,中国队未获奖牌。中国田径队在世锦赛上这一大起大落的表现,曾招致社会各界的诸多指责。因此,中国田径界决定全力以赴打好今年世锦赛这一仗,努力争取1—2枚奖牌。
基础差、财力不足,中国田径界要达到在世锦赛上夺取1—2枚奖牌的指标该从哪里突破?按照“精减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与重点省市签订的承担世锦赛和奥运会任务协议书,决心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真正用在“刀刃”上,在坚决清除兴奋剂影响的基础上,慎重选择适合中国运动员身体条件、有长远发展潜力的项目,在力求完成1999年世锦赛和2000年奥运会任务的同时,也为2004年、2008年奥运会打好基础、培养人才。
根据这一发展思路,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找准一批愿意吃苦、甘于寂寞、靠诚实劳动出成绩、能够长期努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把中国田径搞上去。根据我国现有水平,领导小组会议将我国有潜力的田径项目分为三类:一类项目为能承担1999年世锦赛任务的,如男子20公里竞走、女子4×100米接力、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铅球、铁饼、链球等8个小项;二类项目为能承担2000年奥运会任务的;后备项目为较适合中国人开展、着眼于2004年、能够长远发展的项目。
发展框架已搭好,突破口也已选准,中国田径健儿只待到国际大赛上放手一搏。谈及中国田径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些什么,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还需要田径界内部统一认识、团结一致,需要运动员、教练员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同时更需要形成备战大赛的良好氛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