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朗布依埃和谈僵而不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25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朗布依埃和谈僵而不死
本报驻法国记者果永毅
在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古堡举行的科索沃问题和平谈判,经过两次延期,仍未取得预期结果。今天下午时限过后两个多小时,法国外长韦德里纳代表前南斯拉夫问题6国联络小组宣布,谈判仅初步完成了对和平协议政治方面的磋商,其他问题尚待进一步讨论。双方代表团表示愿意继续这一谈判进程。3月15日将重返法国,进一步谈判协议的军事方面,即实施问题,争取能够最终签署和平协议。
此次朗布依埃和谈是由法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倡议,并经前南问题6国联络小组讨论决定的。联络小组事先拟定了一个和平协议文本,大体内容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给予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实质性的自治”,为此规定3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由北约派遣3万名维持和平部队,以保障协议的实施。据说,这一方案包含政治与军事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在十几天的激烈谈判中,双方的主要分歧是:阿方要求在3年过渡期后,就科索沃省的独立问题举行“公民投票”;同时,阿方反对协议草案中解除“科索沃解放军”武装的规定。塞尔维亚代表团则坚持反对在科索沃部署北约部队,认为那是对主权国家的占领,这些分歧点有如水火难容。
朗布依埃谈判经过一再延长后,现在出现了僵而不死的局面,是各方力量较量的结果。欧洲联盟各国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致的立场,即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法国和英国作为会议的两主席国,一直引导事态沿着和平谈判的方向进行。限期已到,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它们顶住压力,宁可延期也不动用武力。意大利更是始终明确反对使用武力。而美国方面则不断以空袭相恫吓。直到最后关头,美国国务卿还坐镇巴黎,试图先行说服阿族代表团,然后逼塞方就范,为动武寻找根据。塞尔维亚领导人就此曾警告说,西方贸然动武将造就另一个越南!欧盟各国对这种局面是有警觉的,美国宣称如果不签署和平协议,它是不会派兵进驻科索沃的。那么,一阵空袭之后,美国一走了之,留下的烂摊子只能由欧盟收拾。正是由于这一情势,多数国家反对取贸然动武之策,使美国为首的北约一再宣称的动武主张迄今未能变成现实。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火药库巴尔干地区历史遗留的民族纠纷不断浮上表层。科索沃问题由来已久,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开这个疙瘩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况且,此次塞阿双方是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被西方国家强拉到朗布依埃来的。关进古堡后,又被强令一周谈妥,签字画押。然而“捆绑不成夫妻”,这是朗布依埃谈判形成目前僵局的另一个原因。一拖再拖的僵局,骑虎难下的窘境,既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复杂的科索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哪一家可以一手包办的。此次南斯拉夫联盟和塞尔维亚共和国,不以国小而自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北约无权向非成员国派驻部队的立场,从而维护了民族尊严,并赢得了一定的国际舆论同情。
朗布依埃和谈并未结束。3周后,科索沃地区的民族冲突能否最终获得解决,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本报巴黎2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