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历史飞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25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历史飞跃
萧裕声陈宇
二十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特点,作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实现科技强军等一系列重大的思想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中国军事理论界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战场,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产生了历史性飞跃。
第一个飞跃——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对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以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根据这一论断,会议作出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把国防建设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利用和平环境,从根本上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建设上来。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指导下,军事理论界对涉及到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若干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关于战略性转变的实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要求我们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战争与和平的形势,一方面要切实从临战状态的习惯思维上转过来,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抓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从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我们实行的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包括:在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从应付大战的直接威胁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从孤立地考虑国防建设,转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建设的大局下行动;从单纯着眼于军事建设,转到更加重视包括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实力和潜力,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和平外交和武装后盾,战备设施和国防科技、国防教育等综合国力建设上来;从只重视常备军建设,转到包括常备军、后备力量、国防科研、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军事思想、国防观念等国防总体力量的建设上来;从在军事战略上单纯考虑全面大打和打世界战争,转到在不放弃努力推迟和遏制大战的情况下,重视研究对付局部战争的作战方针和进行必要准备上来;等等。
实行战略性转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几个关系。主要是:关于世界战争和局部战争的关系,关于发展经济建设与发展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关系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战略性转变中,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和坚持改革,同时又要把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同国家的经济能力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实行战略性转变,要求军事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和提高。全军通过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学术研究和探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这包括:在实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中,依然做好打赢局部战争的准备;军事战略必须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转移,必须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而转变,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等。
第二个飞跃——加强质量建设研究,探索我军在和平时期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江泽民同志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后,对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军事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着重研究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形成了第二个飞跃。
1990年12月,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根据新时期人民解放军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军队建设的总要求。1991年6月,江泽民同志参加了军事科学院组织召开的海湾战争研讨会,其后又三次视察军事科学院,要求关注世界军事技术革命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对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在1993年初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要求全军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加速人民解放军的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1995年,他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又强调了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思想,切合当前世界军事形势的变化要求。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都重新调整了军事战略。加上八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标志的世界军事革命的出现,特别是1991年海湾战争表明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使我们看到了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军队质量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继对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研究之后,全军对“质量建设”展开了空前的讨论和研究。
全军在质量建设研究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比如,质量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策略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大局;标准是打赢现代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是从政治、军事、作风、纪律、保障等方面加强全面建设。在指导部队质量建设的课题上,强调要认真做好军队质量建设重大问题的系统调查论证,做好新时期军队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推广理论研究成果,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等。
第三个飞跃——研究科技强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科技强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是军事科学研究的又一个历史飞跃。
随着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央军委提出了“科技强军”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思想,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性、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这对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迎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科技强军意识,要与发挥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是推动军队建设的有力杠杆,其迅猛发展加速了军事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不论是继承发展原有的军事科学,还是借鉴外国的军事科学,都需要我们增强科技意识,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竞争的角度审视和规划我军的现代化,提高用科技强军思想指导部队建设的自觉性。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新的情况,积极发展人民战争的思想,努力从作战思想、作战指挥、力量组合等多方面,综合寻求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立足现有装备克敌制胜的办法。
引进学习与自力更生并举,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针对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必须提前研究出对策,努力加大科研投入,保持科研水平不落伍。着力研制和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杀手锏”,使我们的尖端军事技术领域有独到的和相当的威慑力。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需要赶的东西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高起点、有重点地发展新技术装备,确保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立足于国内。
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指导军队建设。在推进科技强军的主要着眼点上,军队建设要突出教育、人才和科研这三个重点。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科研是关键,要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抓好科学技术的转化,尽快形成战斗力,坚持不懈地抓好部队现代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提高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使部队的科技素质与高技术战争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新课题,而不仅仅是个战法问题和作战方式、样式问题,需要从其基本特点和规律上作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使我军联合作战的能力,逐步适应在不同战区、不同地域的作战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