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要致富,共青团教你种蘑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2-25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山东省东营市的农村团组织通过领办食用菌生产项目,在三年内,使1万户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产值1亿元。于是,在东营,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
要致富,共青团教你种蘑菇
本报记者唐维红
领办科技推广项目,是团中央于1996年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团组织亲自示范,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青年星火带头人的作用,大力兴办、领办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快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全面活跃农村团的工作。
目前,全国所有省级、90%的地级、85%的县级团委领办了一个以上的项目,推广应用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是著名的产棉区,有丰富的棉籽皮。这是发展食用菌的主要原料。东营团市委的决策者们,一开始就把领办科技推广项目的目光投向了人们称之为蘑菇的食用菌的研究和开发上。
从团委书记到食用菌专家
在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乡,三十出头的陈晓合算得上是个名人。乡亲们种的蘑菇有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陈晓合。
1987年,担任了乡团委书记的陈晓合思考得最多的事儿,就是怎样发挥团员青年的作用,带领乡亲们尽快致富。他组织团员青年成立了几个科技小组,在全乡巡回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受到乡亲们的欢迎。他们科技小组进行的“玉米高密度栽培种植实验”取得了成功,得到大面积推广,这大大激发了陈晓合推广科技的热情。
1992年春天,陈晓合自费到济南《山东科技报》服务中心咨询食用菌种植情况。专家的回答坚定了他引导乡亲们靠种植食用菌致富的信心。为了掌握技术,他买来了《中国食用菌大全》、《中国食用菌栽培学》等书刊,还到北京、济南等地拜师学艺。凭着他的勤奋和刻苦,他成了一位自学成才的食用菌专家。那些日子,他常常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地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
一次,他从报上看到了一条信息——福建三明食用菌研究所开发出营养价值高的双孢菇。他立即着手实验。为了找到最佳培养料配方比例,建堆、发酵、播种、复土,每个环节,他都认真对待。经过9个月的实验,终于使双孢菇这个南方的“客人”在北方落了户,成为大码头乡食用菌种植户的当家品种。陈晓合也因成绩突出先后被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称号。
“公司+示范园+农户”的发展模式
今年元旦刚过,记者就慕名来到东营。在大码头乡,已担任副乡长的陈晓合陪同记者去看蘑菇。农民房前屋后的塑料大棚一个挨着一个,占去了大半个院子。在央上村村西300米处,记者还看到一处占地30亩的塑料大棚,在冬日的田野里显得格外醒目。这就是大码头乡的青年科技示范园。棚外寒风阵阵,棚内却生机盎然。香菇、金针菇、平菇……长势喜人。
陈晓合介绍说,在传授技术的过程中,他发现乡亲们常常因原料买不到、菌种质量差、产品价格不稳等问题而苦恼。显然,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单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乡团委组建了全市第一家青年食用菌企业——广饶县大码头乡青年食用菌开发公司,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为走出庭院经济的小圈子,乡团委又带领团员青年建立青年科技示范园,搞规模化、集约化种植。1997年底创立的大码头乡青年科技示范园有大棚30个,种植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由近百名团员青年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个人投资,自负盈亏。公司为他们提供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使示范园成为全乡集生产、经营、技术指导、销售服务、菌种供给、新品种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确定了“公司+示范园+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全乡食用菌生产,还带动了周边地区。
1998年,大码头乡仅双孢菇种植面积就达20万平方米,年产双孢菇300万公斤,创产值1400万元,食用菌总产达150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元。大码头乡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一招激活全盘棋
团市委副书记王振华告诉记者,在东营50多个乡镇中,每个乡镇团委都有像陈晓合这样的领头人。1995年,团市委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食用菌“万户亿元”工程——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使食用菌生产由原来的零散种植发展到1万多户的规模,形成年产值过亿元的产业。
为此,团市委集中创建了年投料量百万斤以上的大型食用菌生产基地12个、食用菌名优特新产品生产基地4个,以此带动全市各级各类青年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创建了集科研、培训、生产、推广、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研究所,常年保存各类食用菌栽培种400个和十几类食用菌规模生产成套技术;依托乡镇团委和基层团支部建立了15处高标准的食用菌技术服务站,在全市形成了“研究所+服务站+农户”的共青团产业服务体系。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食用菌生产已成为东营市的重要产业之一,年投料量4000多万公斤,推广新品种20个,形成新的栽培模式5种,实现产值1亿多元,培养青年专业户1.11万多户,使1万个农户脱贫致富。“要致富,共青团教你种蘑菇”已经在东营大地家喻户晓。
“一招激活全盘棋”。随着食用菌项目的成功,东营市各级团组织又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先后领办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科技推广项目。青年良种基地、青年花卉基地、青年渔农开发基地、青年养殖基地等一大批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基地正在黄河三角洲蓬勃兴起。
共青团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不仅激发了广大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年来,东营市农村团员总数每年增长15%以上,全市1780个农村团支部中,一、二类支部占85%以上,基本消灭了软弱瘫痪支部,有7560名农村青年经推优被确定为入党培养对象,其中2500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批优秀的团干部脱颖而出,有1/3的乡镇团委书记因领办项目取得优异成绩而被直接提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
团市委书记田治颖感慨地对记者说:“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使我们找到了团的工作与党政中心工作的切入点,找到了服务经济工作和服务农村青年的结合点,找到了新时期农村团组织全面活跃的有效载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