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一个教师与一本书——《爱心与教育》随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08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一个教师与一本书
  ——《爱心与教育》随感
  石本秀
  一本小书,一缕墨香,油然地钻进心底,令蛰伏多年的一股暖流翻卷升腾——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座爱心与童心编织的玫瑰园,令我们终生都无法抗拒的一种美丽,许多年了,那玫瑰园兀地从梦幻走到了现实,《爱心与教育》一书,无疑是一座廊桥。
  四川少儿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开始畅销以来,关于孩子们成长环境的话题,一时成为了议论的热点。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禁不住惊讶于书中那些被整个社会前所未有“呵护有加”的中学生们竟是如此缺爱;惊讶于在功课不堪重负而致使师生关系普遍紧张的今天,居然有去编织《青春万岁》中的集体温馨和班级氛围的班主任;惊讶于当今“以分数论英雄”而充满硝烟的中学校园里,还有这么一片充满梦幻的玫瑰园……掩卷思之,方明白了这本书得以畅销的价值所在。
  现代化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随着“现代人”一词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随遇而安的中国人终于看懂了卓别林哑剧中人被物化的顺理成章。于是,教育界从“读书无用”到“学而优则仕”的天翻地覆,其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发明这两句话的古人。一个高考状元的荣耀,定会令当年中举的范进汗颜。
  于是,一个孩子,从跨进学校的那天起,便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分数竞争的刀光剑影中。作为家长,一件玩具、一次游玩,甚至一个笑容,无疑都是要与分数挂钩的。作为老师,更是责无旁贷,时刻不忘如此这般地谆谆教诲:为了考上大学(或考上高中,或考上初中),你们要舍得吃苦。作者就此异化现象在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就目前中学教育而言,“成”的标志,从理论上讲,是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成”的唯一标志只是学生们的升学分数以及学校的升学率。
  作为中学教师的李镇西,多年来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不惜身体力行地实现着“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之愿望,该书讲述的一段段师生情,可以说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其用心良苦,矢志不渝,跃然纸上。
  也许,李镇西的所作所为并非前无古人,也许,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并非就没有与李老师同样的情怀,然而,令人失望的事实,却让某种警示变得多么的有必要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