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新挑战新思路——美国农业科研管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跨世纪农业系列报道(1)

  新挑战新思路
  ——美国农业科研管窥
  本报驻美国记者马世琨张勇
  编者按: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历史时刻,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把握这一大转折时期所带来的机遇,总结过去,调整政策,制定面向未来的农业发展战略,准备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1999年是世纪之交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实现农业跨世纪发展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措施,绘制了一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为了加深理解全会精神和有关重大决策,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国外跨世纪农业》系列报道,着重介绍国外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科研、实现农业产业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农村人口和就业市场等方面的新经验、新视角和新动向,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组报道,读者可以了解到: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正日渐脱离以资源为基础的框架,转变为以科技为基础的高技术和高效益产业。虽然各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存在差距,但是,保护生态、促进生产与环境和谐而持久的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与追寻的目标;依靠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已相继列入各国农业的跨世纪发展规划。
  无论规模还是效率,美国农业在世界上都堪称首屈一指。今天,美国约有2%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生产总值1997年达到2253亿美元,粮食总产量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其中小麦占世界产量的近一半,60%用于出口,大豆和玉米约占世界产量的2/3。农产品出口额超过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0%。
  美国农业发达固然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因素,但美国长期重视农业科研投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教育、研究和推广体系,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美国,农业已不再是以资源为基础、而是以科技为基础的产业。
  在美国农业教育和科研领域,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职责有明确分工。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协调并资助各州的农业科研活动,负责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全国性重大课题研究和高风险项目的研究。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全国协作网,其中包括130多家农业大学,59个农业试验站,遍布各县的农业技术推广站,63家林学院,27家兽医学院,42所家庭消费院校等,因此,其研究更有成效,成果能尽快得以推广。各州以“赠地学院”为中心,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从事适合本地区需要的农业科研活动,培养专门农业科技人才。所谓的“赠地学院”,是指各州根据1862年的一项国会立法,在联邦政府赠予的土地上成立的农学院。人们至今认为,这是一项对美国农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的决策。各州的农业科研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同时也接受私人捐助。
  农业部主管科研项目资金的首席科学家罗伯茨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美国农业科研运作机制作了具体说明。他说,他领导的科学家委员会,每年向全国发布农业部的科研开发计划和项目,受理各地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对这些项目的投标申请,为中标者提供联邦政府拨款。此外,政府投资的去向往往能带动私人资本的跟进。通过这两种方式,美国联邦政府对全国农业科研方向发挥主导作用。
  一般认为,发展高科技农业少不了高投入。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答。事实上,半个世纪来,政府的农业科研投入在美国科研经费中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1940年为40%,1991年仅占2%,约12亿美元。加上通货膨胀因素,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农业科技投入非但没有增加,还略有下降。官员们举出3个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一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例大大缩小,目前约为1%。他们认为,比较而言,农业科研经费的比例还是高的;二是,美国的农业科研机制和设施较完善,使投资见效快,效果好;三是,私人农业科研投资大幅增加。从1960年到1992年,私人投资增加了3倍。目前,私人投资占农业科研投资总数的70%,已经超过政府。
  美国农业部的一份综合报告指出,“当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美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一、农产品大量过剩,令联邦政府和农场主感到头疼。二、由于片面追求产量,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美国虽然早就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至今没有解决。三、过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使农产品质量下降,水果、蔬菜和肉类普遍口感较差,有的还含有对人身有害的成分。
  针对上述难题,美国农业科研的重点正在转变,有两点格外令人注目:更注重食品安全,以保障人身健康;更强调环保,以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食品安全”是美国近年来提得很响的一个口号。据了解,它的主要内涵是:营养齐全,搭配合理,不含有害物质,有益人体健康。我们在占地7000英亩、拥有47个实验室的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参观时得知,科学家们正在利用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研究深奥的科研课题。陪同参观的格林先生指着一头800多磅重的转基因猪,幽默地说:“别看它个头大,但脂肪少,可以帮助我们美国人解决肥胖问题。”
  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已是个老话题。在贝尔茨维尔,我们看到农业科学家正在作出新的努力,用农业手段来解决工业无法解决的环保难题。格林先生向我们展示了研究中心的许多成果,其中有用小麦秸秆制成的饭盒,可以替代塑料饭盒,只需十几天就可在土壤中分解;有以玉米为原料做成的防挤压材料,可以替代泡沫塑料,在水中搓几下就能融解;有用植物资源做成的强力吸水剂,可替代婴儿尿布中的化学吸水材料。格林先生还向我们介绍用一种野草取代覆盖地膜的新科研成果。这种草生长快,能长一人高。试验证明,把这种草砍倒,直接在上面种植作物,收成比用地膜覆盖提高50%,成本却减少一半。更重要的是,这可以改良土壤,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因此被称为“古老耕作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晶”。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在环保领域竟有如此大的用武之地,真让人开眼。(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