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南方共同市场迈向自由贸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南方共同市场迈向自由贸易
  本报驻巴西记者吴志华
  不久前,南方共同市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首脑会议和部长理事会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联合起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地区的影响以及解决市场内部贸易争端。
  这次会议是在南方共同市场走向自由贸易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按照1991年《亚松森条约》的规定,2000年1月1日,南方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除了蔗糖、汽车等少数商品外,成员国之间的产品将全面实行零关税的自由流通。作为经济实力较强的两个大国,巴西和阿根廷将先行一步,从今年1月起进入自由贸易阶段。
  在过去的一年里,南美和世界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从东南亚地区蔓延到日本和俄罗斯,世界股市动荡不宁。南美洲深受其害,国际投资者在两个月内从巴西抽走近300亿美元的资金,巴西外汇储备大幅下降。阿根廷对外贸易逆差居高不下,失业率继续上升。
  这种外部因素造成的经济衰退阴影笼罩了南方共同市场。各成员国都把适当放慢对外开放步调、削减财政预算、促进外贸出口、改善国际收支和稳定国内市场作为应付危机的要策。这些经济政策的调整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引发了有关国家的一些贸易争端。
  在农产品贸易上,阿根廷指责巴西对农产品进口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是变相的贸易壁垒,影响到阿根廷对巴西的出口;阿根廷国会还以巴西对甘蔗种植业实行补贴政策为由,坚持对进口巴西蔗糖课以23%的高关税。巴西则指责阿根廷提供长期出口信贷,向巴西倾销农产品,并从第三国购进乳品转手销往巴西。汽车贸易问题更是棘手,阿根廷反对巴西地方政府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汽车制造商到本地区投资建厂,双方在有关汽车关税、配额等问题上的谈判一再受挫,进展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起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地区的影响和解决市场内部的贸易争端便成为南方共同市场国家的共同要求。里约热内卢会议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闭幕时所发表的联合声明和签署的一系列协议,显示了有关国家决心继续推进和深化经济一体化进程,联合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决心,各方在一些谈判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会议指出,去年南方共同市场在困难中仍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将突破200亿美元的大关,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将达到300亿美元。同时,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增多,共同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有了重大的进展,因此,加强和巩固南方共同市场是各成员国外交政策中的重点,也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有成效的手段。
  在这种政治意愿下,棘手的汽车和蔗糖贸易谈判便迎刃而解,取得了成果。四国经济部长达成协议,决定从2000年起实行统一的汽车贸易制度,取消内部的进口配额制度、税收优惠政策、贸易补偿措施等,对进口第三国汽车征收35%的共同对外关税,对进口汽车零配件课以14%、16%和18%的不同关税;给予本地区汽车制造厂家4年的过渡期,即在2000年至2004年内允许这些厂家以4%至6%的关税进口汽车零配件,汽车厂家必须保证60%以上的零配件由本地区生产;巴西地方政府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至2000年结束,今后有关汽车的优惠政策都必须得到成员国的一致同意才能实施;对乌拉圭和巴拉圭两国的汽车贸易将加紧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特殊政策。在这次会议上,巴西和阿根廷两国都同意争取使蔗糖贸易在2001年1月起也能进入自由贸易的领域,阿根廷还做出了让步,同意将巴西蔗糖的关税降低3个百分点。巴西则同意对进口阿根廷农产品实行“事先进口许可证”的制度进行复议等。
  这些都表明,南方共同市场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集团,现在正在继续作出努力,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
  (本报巴西利亚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