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战斗在雀儿山上的道班工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1-28
第2版()
专栏:

战斗在雀儿山上的道班工人
吴畏
“提起雀儿山,
自古少人烟,
飞鸟也难上山顶,
终年雪不断。”
这是进藏部队对于雀儿山的形容。
雀儿山是康藏公路沿线最高的一座山,海拔五千多公尺,恶劣的气候变幻无常。当年筑路部队在这里修筑公路时,不但历经千辛万苦,而且有的战士还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虽然公路已经修成了,但是和大自然的斗争并没有停止。为了保证满载着物资的汽车能顺利地到达西藏,驻守在雀儿山的数百名道班工人,日日夜夜地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在雀儿山上,对于公路威胁最大的是积雪和冰冻。雀儿山上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七、八月后它就完全成了一座银山。只消几小时工夫,漫天的大雪便会把道路淹没。这时,道班工人就拿着铁锹铲去路上的积雪和山上坍下来的雪方,铺上泥沙,让汽车能够通过。在零下三十度左右的严寒里,如果不戴手套去拿铁器,马上手就会和铁粘在一起,一扯就把皮肉撕下来了。冬天,山上的许多涵洞都结了冰,阻塞了水流的去路,这样水便会溢出路面,结了冰,使公路又硬又滑。为了防止行车的危险,工人们便钻进仅能容身的涵洞里去,用铁锤把冰块打破。他们身上的热气把冰雪溶化了,冷水就浸透了全身,出得洞来被风一吹,浑身上下马上又结成了一块一块的硬冰。
在短暂的夏季里,山上终日下着大雨,加上部分积雪溶化,疏松的岩石随时都会山崩地裂地坍下来阻塞着公路。这些石头,小的有桌子那样大,大的比一幢房子还要大。工人们日夜查看着路线,发现那里坍方便立刻跑去,冒险抢修。去年八月间,山上六十六公里处,一次就坍了三千方。这些石头,至少需要六百辆载重五吨的大卡车才能运完。但是工人们想出了办法:他们把路旁的河水拦起来,利用急流冲走碎石和泥沙,再把大的石头爆炸开,掀下岩去。仅仅两天公路又畅通了。
在这里,还有许多生活在内地的人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工人们初到山上的时候,身体最强壮的人都感到头晕、身上软,脸发肿,身体较弱的走在路上就会突然晕倒,工作起来,只要几分钟就累得喘不过气。有时山上狂风大作,空中雪花弥漫,使人伸手不辨五指,寒气直刺骨髓。这时工人们便休息一下,等到风势稍弱又继续工作。到了冬天,山上的泉水和河水都结成了冰,工人们便扛着一篓篓积雪和冰块来烧水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许多工人已经在山上住了整整三个年头。我问他们生活得怎样,他们说:“我们习惯了,我们很快活。”
工人们的生活的确是很愉快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为了藏族人民、全国人民,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工地上,广播筒里传出的快板声、工人们互相的呼唤声、歌声连成了一片,封冻的雪山上洋溢着春日的生气。在艰苦的斗争中,工人们还有许多创造。比如打炮眼,过去需要两个人工,现在,工人们创造了“压引法”和“压石爆炸法”,可以不打炮眼就爆炸,节约了一个人工,并且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夏季抢修路面是一年中最紧张的工作,因为山上的路面一年只能从积雪下出现两个月。这时工人们便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普遍都超过了定额百分之五十。请听工人们的豪语:“山封路不封,雀儿山上逞英雄!”
雀儿山上的数百名道班工人的辛勤劳动,给藏族人民带来了幸福。当人们经过雀儿山时,无不向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