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奥林匹格公园听《梁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07
第6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奥林匹格公园听《梁祝》
  李北兰
  复活节的上午,我们乘城市火车来到位于北悉尼的奥林匹格公园,一年一度的澳洲农展会已在此处拉开帷幕。
  时值仲秋四月,公园里鲜花绽放。绿树成荫,藤萝滴翠,芳草萋萋,一派盎然春意。在公园里逛了一大圈,便发觉人们纷纷向主展厅后面那一片名为“芳草地”的景点涌去。随人群游进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后,方知这儿正举办露天音乐会,主演者为前来澳洲访问的台湾少年交响乐团。
  没想到在一个没有方块字的异国节日里,居然还能欣赏到自己的小同胞演奏的交响乐。惊喜之情,可以想见。于是便连忙寻了座位坐下,以悉心观赏。
  参加演出的孩子皆眉清目秀,聪慧俊逸。他们下穿黑西裤或黑短裙,上穿白衬衫,脖上系着鲜红的领结,手上拿着各种乐器,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当英俊潇洒的西人指挥用他手中的指挥棒做了一个“演出开始”的手势,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便静动有致地潺潺流淌,音乐的浪花顷刻溅湿了我们的眼睛。“春天来了,多美好,多美好……”优美动听的乐曲给节日的奥林匹格公园镀上一层轻盈、明快的轻纱。
  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李斯特的《狂想曲》……一支又一支,一曲又一曲,听得人如痴如醉,似梦非梦,仿佛穿行在云蒸霞蔚的天堂。说不清楚区别在哪里,但我却明显感觉得到:这是中国人在演奏西洋音乐,细细品味,似乎还能触摸到如星闪烁、如月氤氲的东方思维。“可惜这些世界名曲里没有一支是黄皮肤的!”正遗憾着,忽听得首席小提琴一扫刚才的大起大落,奏出一串凄美、婉转、如蝶双飞的前奏。“《梁祝》!是《梁祝》!”我们几个华人游客顿时抖擞精神,竟不知不觉地放下正啃着的炸鸡腿,全神贯注地倾听这支耳熟详焉的“中华第一曲”。
  原以为西人观众不可能理解那乐音里蕴含的中华文化,岂料,当演奏到“惊变”和“化蝶”时,散坐在旁边的西人观众竟使劲地鼓起掌来:“好极了!美极了!”这里面虽不无礼貌的成份,但也能够看出——是孩子们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全身心的投入打动了他们。同宗同祖,我们自然就更能够领会那曲里游走的文化,一时间竟听得灵魂出窍,跟着那一对比翼的彩蝶去花丛采撷爱情之蜜……在国内时曾听过高水平乐团演奏的《梁祝》,但却远没有此时此刻听来动人心弦,不仅因为这是在蓝睛白肤的澳洲,也因为演奏者是隔海峡相望几十年的小同胞,我们几个大陆客不能不为台湾孩子诠释中华文化的能力而惊叹:“毕竟是一脉相承!”
  奥林匹格公园没有鲜花出售,演出结束,我跑上台去将手中拿着的几只彩球献上:“这是我迄今听到的最美妙、最动听的《梁祝》!”在异国他乡得到同自己一样有着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的称赞,孩子们都显得无比激动:“谢谢,谢谢!”待我回到台下与其他观众一道为孩子们成功的演出鼓掌之时,那几只彩球在欢呼声中骤然放飞,恰似《梁祝》的袅袅余音,在异国的天空盈盈不散,飘飘不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