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走了弯路还得折回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1-29
第2版()
专栏:

走了弯路还得折回来
张长珍
一九五四年八月,在山西雁北地委召开了互助合作会议以后,广灵县委召开了一次县、区、乡扩大干部会议。在这个会上,县委传达了地委会议的精神:“今冬明春要迎接合作化高潮,必须首先巩固和提高现有老社,作为吸引和鼓舞农民入社的榜样,并对新入社的农民进行艰苦的工作,宣传互利和农业社具体政策,达到入社农民真正自愿。”县委又估计了本县办社的有利条件:不但有八十九个老社,还有占全县总农户的百分之四十八点九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其中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常年互助组,老区人民群众的觉悟也比较高。这些都是正确的。广灵县确实有八十九个老社,有这么多互助组,而且是老解放区。可是,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县委却没有实事求是地加以估计——这八十九个老社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有很大一部分老社在农民当中影响很坏。但在盲目乐观的情绪支配下,广灵县委的同志们热衷于“今冬明春要迎接合作化高潮”,竟提出了“村村有社,普遍插旗”的口号;对于“必须首先巩固和提高现有老社……对新入社的农民进行艰苦的工作……”却讲得不够清楚。因此,参加会议的干部也就片面地领会了“迎接合作化高潮”,“村村有社,普遍插旗”,滋长了一种自满情绪,忘了要艰苦地进行工作。他们回到乡村以后,就简单生硬地进行工作,片面地宣传“迎接高潮”“普遍插旗”,还加上了“走合作化道路就是阳关大道,单干就是死路一条”。
八月至九月底,在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迎接合作化高潮”的宣传。在八月以前,县委计划一九五五年入社的农户要达到百分之二十八。从这以后,县委收到各村工作组的报告,这里是百分之几十,那里是全村入社,却没有下去检查一下,看究竟农民报名入社是不是真正自愿。九月中,县委统计,入社的农民是百分之三十八。到九月底,已经是百分之四十一。到十月初,已经是百分之五十一。广灵县委请求地委批准这个发展数目。地委考虑了广灵的工作基础和干部条件、群众觉悟程度以后,提出让广灵县委重新考虑。广灵县委这时也
“考虑了一番”,并且又向县委农村工作部询问群众入社的情况究竟怎样。县委农村工作部答复:
“现在要求入社的农户已经是百分之五十四了。”县委就又把这数字报告给地委,还是要求批准。地委提出:“这些农民是不是真正自愿?”县委不加考虑地答复:“拿棒子打也打不出去。”
这“百分之五十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只看这样一些事实就可以知道了:在屯堡,有个县干部叫高发其,在一个民兵会上要求百分之七十的农户入社;整整开了半夜会,谁报名放谁走。县粮食局有一位杜同志在一个村工作,百分之七十的农户入社还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在一个群众会上要求“百分之百的户入社”。当时五十户报名,其中就有二十户并不自愿。马寺儿村干部开群众会,不讲别的,只问农民:“你走那条路?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不要入社!”东常堡有一户中农,因为勉强入社,思想不通,把毛驴卖了;村干部就拉住他“整”了三天思想。北町东堡社扩大社时,干部甚至提出:“谁不入社,就得多卖余粮!”
广灵县群众的思想到底怎样?只看这样一些事实就可以知道了:七咀村共有七十多个牲口,有十户中农卖了七条驴、三头牛、一个骡子,还有一个好驴换了赖驴。中农宋乐义共有三个牲口,把一个大牛和一个大驴都卖了,现在只剩下个小牛犊子。因为他知道小牛犊子不能使用,即便入社,社里也不要,还能保持私有。有五户中农还准备卖牲口。水涧村有一户中农感到不入社不行,入社牲口就得归公,先把马卖了,然后才报名入社。有些农民怕入社,把一家人分成两家,一家带上赖地入社,一家带上好地自己经营。西寺村干部用开会软磨的办法发动报名入社,报了二百三十三户,就有六十多户是分家的。沙泉村中农王怀保,看到“不入社不行”,先把好地送了人,然后带上赖地入社。入社以后,大家也纷纷要求多留自留地,想靠自留地,不靠农业社。林井农业社有二十户,只七百亩土地,一九五四年作价归公驴十头、牛十五头,作价两千六百万元,每年利息二百多万元。去年扩社时,社外农民怕入社羊归公,全村共三百多只羊,出卖一百五十只,宰杀八十只,现在只剩下七十多只了。
十一月,县委举办了农业社骨干训练班。紧接着,又召开了县、区、乡扩大干部会议。在这训练班和会议上,乡村干部揭露了下面的问题,下乡干部也向县委报告了下面的强迫命令情形和老社的情况。这时,县委心里亮堂了,检查了自己的错误。在地委派来的工作组指导下,县委和县、区、乡干部又一次学习了党在农业合作化方面的方针政策,清醒了头脑。大家认识了:过去因为盲目自满走了弯路,以后还得折回来从头走,艰苦地、细致地进行工作。
改变了工作作风,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政策以后,一些原来勉强入社的人思想通了,变成了自愿入社;有些原来不愿入社的也报名入社了;经过说服教育,真正不自愿的人退出了社。邵家庄原来报名入社的有三十户,而且不很稳定;细致地宣传了党的政策以后,又有七户新报名入社的。一斗泉有个中农原来怕牲口作价归公而不愿入社;现在了解了农业社使用牲口可以采取好几种办法,不愿作价归社的还可以采用租用的办法,他就说:“这样好,那咱就入社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