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09
第5版(两会专版)
专栏:

  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巴音朝鲁(代表共青团、青联组)
  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大家有目共睹。这些年,政府对一些大型治理工程进行了大量投入,应该说对改善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进行具体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人为的破坏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治理能力竟然赶不上破坏速度!这样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这就是在政府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怎样引导公众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有生力量,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能够成为全社会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近期联合推出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就是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作出的一种具体探索。我们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国家要力求使公民个人与其所种植的义务树建立起更加直接的联系。
  二、要广开公众支助生态环境建设的渠道。国家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形成强有力的导向,把这支力量引导到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三、要加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监督。没有公众为维护切身利益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压力,生态环境建设往往难以成功,难以避免反复。
  四、要为保护母亲河行动提供有力支持。要提供宣传舆论方面的支持,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方面的支持,提供筹资政策方面的支持,要加强对保护母亲河工程质量、基金募集使用的监督,杜绝非法筹资,保证基金安全,建设优质工程。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再造秀美山川,还大地一片绿洲!(附图片)
  巴音朝鲁委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