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风景这般美好——写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0
第1版(要闻)
专栏:

  风景这般美好
  ——写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之际
  本报记者刘玉琴
  菊圃报春,梨园竞艳。本世纪最后一次京剧艺术盛会——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1月10日在京城落幕。12天来,在首都六大剧场轮番上演的20台参演剧目佳作连台,异彩纷呈,新人辈出,生机盎然。广大艺术工作者在党中央号召鼓舞下,以高度的责任感,锐意创新,团结敬业,将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京剧艺术的风景装点得如此美好。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京剧振兴翻开新页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拉开帷幕。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暨’99新年京剧晚会,成为中国京剧节的首批观众,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艺术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近几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繁荣发展民族艺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江总书记明确提出:“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把振兴京剧艺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迫切要求。正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我国先后举办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观摩演出,梅兰芳、周信芳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以及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并连年举办了新年京剧晚会。
  广大艺术工作者欣逢盛世,倍受鼓舞,精神振奋。他们以昂扬的热情,为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凡成绩。
  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新老戏迷齐声喝彩
  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虽在隆冬时节举行,但观众依然表现出高涨热情。20台剧目上演,几乎场场爆满,许多观众特地从京外甚至从台湾、澳门地区赶来。看完演出,新老观众欣喜地发现,不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都继承了传统,又追求创新,在行当的发展、舞台空间的开拓、唱腔设计等方面不拘泥于传统京剧固有程式的框架,表现出强烈的观赏性和时代意识,变得更加好看好听。
  江苏省京剧院演出的《骆驼祥子》,是根据老舍先生名著改编的现代戏。它突破了传统舞台上“一桌二椅”的习惯程式,用高大倾斜的城门、石狮和电线杆布景,展示出剧中人物悲剧命运的特定环境。大幕一拉开,独特新颖的创意,立即博得观众满堂彩。主人公祥子舞蹈化了的拉车动作,被设计得潇洒飘逸,精美而富有意境,打破了行当的界限和节奏,创造出新的形体身段语汇,将剧情和人物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
  《法门众生相》是一出久演不衰的传统戏。但这一次,湖北京剧院的编演人员一改原剧及京剧舞台生、旦当家的程式,让小花脸当主角,依循传统,关照现实,表现出浓郁的喜剧色彩,让人耳目一新。沈阳京剧院的《乌纱记》、北京京剧院的《风雨同仁堂》、山西京剧院的《大脚皇后》、新疆乌鲁木齐京剧团的《红柳滩》等都注意吸纳其他戏曲艺术之优长,在唱念做打上大胆开拓创新,饱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为京剧的发展与争取新的观众做出了可贵的尝试。
  新人新作满园飘香
  后继有人蔚成大观
  上海京剧院演出《狸猫换太子》时,扮演寇玉、李妃的史敏、胡旋刚刚20岁出头。可她们的表演却做工细腻,行腔婉转流畅,动作老到而又挥洒自如,专家和观众一致给予热情称赞。
  这届艺术节不光是近3年来优秀新作的集中展示,在剧中担纲主演的也大多是初露头角的年青演员。在《西厢记》、《粗粗汉靓靓女》、《萧观音》、《千古一人》中挑大梁的赵秀君、刘淑云、何燕、詹春尧、李元元、高颂、刘露等不过30岁上下,少儿京剧折子戏专场中一些娃娃演员还未及10岁。他们技艺不凡,表演充满朝气,令满台生辉,昭示了京剧事业后继有人的喜人景象。
  京剧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艺术。这些富有才华的演员和京剧研究生班的学生是京剧得以振兴的希望,是历代京剧艺术家的可靠传人。走过了150余年历程、体现着中华民族大气磅礴精神的中国京剧,正是从代代相传、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波澜壮阔的发展中,成为根深叶茂的大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