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把农民增收放在首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把农民增收放在首位
  江西宜春行署专员 伍自尧
  江总书记指出,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两件大事。按照这个指示,我区坚定不移地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位任务来抓。
  我区是个传统农业地区,80%的人口在农村。多年来,我们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1990年到1997年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31.9%,特别是1998年,尽管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仍比上年增加97.14元,达2401.22元。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是这个阶段性变化的突出反映。增收为首,稳定为要,两件大事相辅相成,收入上不去,稳定就是一句空话;稳定保持不了,增收就得不到保障。抓住了农民增收,就牢牢把握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动权,就牵紧了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牛鼻子”。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抓农民增收必须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增收。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减早稻、棉花面积,扩大豆类、麦类和玉米等饲料作物的种植,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等高效作物,使之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农民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增收。集中力量主攻苎麻、竹木、优质米、良种猪、水禽、特种水产、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百合等十大产业,使各个龙头企业的效益走上新台阶,通过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搞活农产品流通促增收。放手发展农民个体贩运大户、联合体专业协会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流通组织,让农民成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同时,有选择地在大宗农产品主要集散地兴建和完善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下功夫解决现有市场有场无市的问题,确保农民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卖出去,而且可以卖出好价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