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1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
  宋红蕾
  编者的话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回大地之际,我们隆重庆祝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和纪念了全国妇联成立50周年。本期《社会经纬》,我们特意编辑了妇女专版,献给全国各族各界妇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联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履行妇联组织的职能,以开拓进取、改革奉献的精神,以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活动形式,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妇女发展实际的工作思路,开拓了建国以来妇女工作的最好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梅花香自苦寒来。妇女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新成就,都蕴含着妇联干部的心血和汗水。面对不断深入的改革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各级妇联干部以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不畏艰辛、不求回报的境界,无私奉献、扶危帮困的胸怀,献身妇女工作,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努力开拓妇女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在此,我们向各级妇联干部和妇女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妇女工作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衷心祝愿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工作者,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浓墨重彩,书写妇女工作新篇章。
  家庭——孕育生命、培养亲情的社会基本单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她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面对的家庭正在新旧体制的激烈碰撞之中,经受着洗礼和锤炼。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亿万家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自己特殊的职能,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不懈地耕耘
  家庭应该是停泊爱心的港湾、培育人才的摇篮,是劳动者休养生息的乐园。为了使这美好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家庭的现实,致力于家庭建设的各级妇女工作者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用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去教育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善、美去战胜种种道德失范的现象,始终不渝地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家庭,倡扬家庭新风。
  全国各地都有先进家庭典型,一些省的先进家庭可达上百万户。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美好家庭、特色家庭的事迹经常被新闻媒体报道。各类先进家庭报告会、演讲会更是打动人心。全国妇联美好家庭报告团到部分省市巡回演讲,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
  ——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衣食足而知荣辱、求娱乐。各地妇联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其特点是寓教于乐,富理于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使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悄然步入家庭。“改革与我家演讲会”、“夫妻婆媳对夸会”、“勤俭持家博览会”、“家庭伦理道德知识大奖赛”,有利于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文化艺术节、家庭运动会,有助于建立宽松、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夫妻同台、祖孙同乐使家庭成员之间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建立家庭文化研究机构,探讨家庭文明建设。
  理论研究依赖于丰富的实践,实践呼唤理论的正确指导。在1994年“国际家庭年”前后,广东、上海、黑龙江、江苏等地陆续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汇集了100多位专家、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家庭文化和伦理道德建设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其研究课题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家庭的诸多方面。我国家庭建设园地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东方风来绽春蕾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把家庭美德建设写进了党的决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吹来了强劲的东风。全党全社会一起来做家庭领域的工作,使我国家庭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创建活动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妇联系统将名称各异的先进家庭创建活动统一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央19个部委成立了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并发出了《关于深入持续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联合通知》。此后,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相应机构。许多省市的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建到县、乡,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网络。各地的创建活动相继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创建、检查、评比、表彰逐渐步入有序发展的轨道。
  ——抓住热点,突出重点,形成地方特色。
  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必须敢于抓婚姻家庭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广东省妇联从“婚外情”这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专家、学者从人性、心理、伦理、道德、法律角度论证分析,群众参与点评,观点鲜明,剖析有力,切中时弊,抨击了“婚外情”纯属个人私事、喜新不厌旧两全其美、生活多样化性爱也应该多样化等奇谈怪论,社会反映强烈。
  针对社会上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状况,山西省妇联将尊老敬老作为主题,开展了“尊老敬老好儿女”系列活动。一年中共宣传好儿女典型5万余人,征集敬老格言1800多条,签订养老协议3.2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1600余万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
  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各地以立为主,重在建设,以人为本,重在教育,虚功实做,虚实结合,形成了各自的拳头产品和地方特色。江苏省“一二三读书工程”建立农村文化中心户4.5万个;安徽省已有209.6万户的家庭有家庭书架;上海市的家庭志愿者已达30多万户,近百万人参加,与困难家庭结对2.89万多对,4万个楼组开展了小事不出楼活动;武汉的“周末卫生日”活动有339万人参加;北京市的“三八”服务组经常活跃在孤老病残和军烈属家庭中,给他们送去温暖和真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