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呼唤创新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2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呼唤创新体系
  本报记者 王咏赋
  3月8日,在江西代表团的小组审议中,来自农业、科技战线的代表们,围绕同一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这就是国家创新体系。
  头一个涉及这个话题的,是省科委主任朱张才代表。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把科技产业化当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及时。要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建立创新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把非基础性科研单位转化为企业,使生产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主体。
  朱张才代表话音未落,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夏石代表就接过话茬:“科技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我国科技人员待遇偏低,这对留住人才是不利的。”
  上饶地区行署副秘书长陈成之代表接着指出,现在的许多科研活动、科研成果游离于经济之外,以得奖、评职称为最终目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他建议成立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公司,由它为科研部门出课题,有了成果就买下来,再转卖给生产企业,使成果迅速变成产品。与此同时,应设立科技风险基金,对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予以扶持,否则风险太大,企业承受不起。
  刘夏石代表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创新有“三高”: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从科研成果到变成商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资金扶持。
  来自信丰县安西镇的女代表钟八莲,也对创新工程寄予厚望。她说:农民用老方法种地,富不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