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故园秋色》意在动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2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创作手记

  《故园秋色》意在动情
  郑洞天
  湖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诞生了无数志士仁人。陶铸这个从祁阳石洞源走出来的山里孩子,最终成为了共和国的高层领导人。是什么成就了陶铸?
  《故园秋色》一片即是撷取陶铸同志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二十三年以后,1951年回到家乡的两天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往事回忆,以抒情散文式的叙事风格,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中,通过展示陶铸与其胞兄陶自强所走过的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以及陶铸作为一个归乡游子重见父老乡亲的动人故事,歌颂陶铸同志的情操风范,展现他的人格魅力。
  《故园秋色》这部影片不具备以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某种优势,我们只是在精练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十分具体的音容笑貌和生活细节,以生动的个性风采和人格魅力,来描述一段有意味的人生。剧本几经调整,选取了现在这样一种结构:用还乡三日作为叙事主体,交织起几十年间断断续续的回忆。1951年的这次还乡,在陶铸的一生中微不足道,三天之间,他的身份只是一个儿子,一个弟弟,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但恰恰是这段不带公务色彩的旅程,给了观众更亲切地走近陶铸的可能;同时,寻找哥哥作为剧情的主线,带出他们兄弟人生片断的追述,又使现实的形象凝聚着一种历史感。
  特定的时空结构带来了本片的散文化叙事风格,本来,陶铸兄弟阴错阳差的命运是带有传奇性的,我选择以现实的旅程为主体,是出于以下考虑:首先,电影不可能像电视连续剧那样编年史式地娓娓道来,而且,历史材料的本身并没有提供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曾经怎样地交叉。现在把那些跨年的历史变成一串断续的回忆,一方面想避免表现革命斗争的模式化,一方面又作为现在时触景生情的契机,在这个没有贯穿矛盾冲突的叙事框架中,它可能变成一个悬念:陶铸为什么那么想找到哥哥?哥哥又为什么老躲着不见他?如果将来观众能一气呵成地看完这部影片,就说明这个悬念成立了。
  更重要的还在真正拍得动情。三天行程,每到一处,每见一人,每个环境,每段场面,都不轻易放过,调动所有手段,创造一种浓郁而不做作的抒情氛围。
  为了使陶铸始终处于感情的大起大落之中,我们跳出了当事人回忆中的陶铸1951年还乡过程,而把他解放后三次回乡的史实集中起来,筛选搭配,加工成为现在的拍摄工作本,努力浓缩或营造可能渗透出乡情亲情的意境。两进祁阳县中,夜看《目莲救母》,一叶小舟下湘江,与孩子嬉水……其中既有生活原型,也有我们的想象;同时,又不拘泥于样式的定位,关键时刻还是要借重戏剧规律,比如陶铸和母亲见面的那一段情,一路上作了很多铺垫,一进门却吃了闭门羹,然后一直憋着,到母子喝酒时全盘宣泄出来,形成全片的情感高潮。
  (作者为影片《故园秋色》导演)(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