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成功的体育产业实践家——记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0
第8版(体育)
专栏:

  成功的体育产业实践家
  ——记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
  本报记者 许立群
  本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朱树豪先生的提案《加快体育产业的法制化进程、促进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回响,这是朱树豪第三次在同样的场合大力倡导体育产业。早在1994年、1995年他曾连续两年在政协会议上发言,呼吁加快中国体育向市场化、产业化迈进。这些提案是他多年倾力于体育产业实践并经过深刻思考后的真知灼见。
  在深圳市观澜镇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已令亚洲乃至世界瞩目。这里耸立着一个庞大的体育产业群落:亚洲规模最大的72洞高尔夫球会、世界一流的拥有51片网球场的乡村俱乐部、五星级的骏豪酒店以及应有尽有的娱乐配套设施。这是朱树豪历时7年、耗资20亿港币呕心沥血雕琢出的一组令人惊叹的艺术精品。观澜以卓然不凡的气派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南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提供着高档次的健身、休闲服务。
  依托观澜优越的设施条件,朱树豪还亲自策划主办了许多高水平的国际体育赛事:41届高尔夫世界杯决赛、环中国自行车大赛、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戴维斯杯网球赛等等,在观澜声名远播的同时,朱树豪和他的员工们在对体育赛事的代理、商业包装和行销推广方面也进行了探索,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得的“双赢效益”。
  以经营的档次、规模、管理水平和收益为衡量标尺,有人将朱树豪先生喻为“中国体育产业第一人”,他的确当之无愧。
  朱树豪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育、旅游、休闲、娱乐成为解决了温饱以后的中国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单靠政府办体育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发动社会力量办体育、走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是大势所趋。朱树豪坚信,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使体育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启动内需、促进消费、安排就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体育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现实开发能力的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朱先生介绍,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和乡村俱乐部吸纳了当地2000人就业。观澜镇1992年以前在深圳市18个镇中的外商引资是最后一名,高尔夫球会和网球俱乐部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观澜镇的投资环境,从1993年起观澜镇引进外资连年位居榜首。李嘉诚等香港巨商也已在观澜镇投资置业。
  朱树豪先生在体育产业实践中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并非偶然。
  现年48岁的朱树豪祖籍广东、生于香港。凭着“力求最好、永争第一”的信念和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他至今已先后在亚洲和北美创立投资了数十家企业,形成从森林工业、工业造纸到纸品印刷的系列化跨国工业集团。他在加拿大森林采伐的营业额为全加第一;他与中国包装进出口公司合作,瓦楞纸产量居全国第一;他参与投资改造的中山造纸厂的年产量在国内工业造纸领域名列前茅;他参与投资的鸿兴彩印集团印刷的彩盒销量已达世界第一。朱树豪先生无疑是一位卓越的实业家,这使他在涉足体育产业时可以高起点进入、大手笔运作,挥洒自如。
  朱树豪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也有独到和过人之处。他认为体育是人类交流情感、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体育能够发挥别的领域难以比拟的作用。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在完善人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基于这一理念,朱树豪先生热情投身中国体育事业。他身兼中国足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网球协会、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四个协会的副主席,还是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香港愉园体育会会长。4年前,正是朱先生慷慨解囊资助郎平顺利回国执教中国女排;他还热情赞助中国青少年足球队赴意大利、德国和巴西训练;多次邀请中国女排、中国网球队等运动队赴观澜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和曼谷亚运会积极备战。对体育的熟悉、理解以及与体育界的良好关系是朱树豪先生投身体育产业的又一笔宝贵财富。
  如此丰富的经历与经验使朱树豪具备了别人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他是懂得体育规律的实业家,又是深谙经营的体育活动家。这使得他在游刃于经济、体育两个领域时能够不断变换视角,彼此关照,从而寻找到两者最佳的结合点。观澜就是朱树豪找到的一个结合点。
  朱树豪的经营实践已引起了经济界、体育界的热切关注,许多人在孜孜探求“观澜模式”的奥妙。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朱树豪并不单单计较观澜自身的荣耀。去年在美国期间,他无意中发现一张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的精美图片赫然印在具有世界影响的《高尔夫辞典》的扉页,图片上大字标注着“深圳,中国”。此事一直令他兴奋不已。“这是我投资观澜的最大回报。”朱树豪骄傲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