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构建监督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0
第12版(民主与监督)
专栏:民主评说

  构建监督体系
  琼颜
  在我国,“无法可依”的局面已经改变,而“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立、健全对执法者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于实现依法治国至关重要。
  法律本身不过是简单准确的语言文字,它的力量在于使法律语言对所有的人具有约束力,而法律本身具有多大的约束力,对谁具有约束力,则取决于执法者执行法律时是否公正无私。也就是说,司法的公正需要执法者的公正无私。但司法的公正又不能仅仅依靠执法者的责任、道德、自我约束等理念来实现,还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广泛的社会监督网络。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监督体系。它既包括党内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也包括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的直接监督。
  它们互为依托、互为补充。来自群众的无处不在的监督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它将使任何越轨和腐败行为难以逃逸。近几年来很多大案、要案的查处都是从普通群众的举报信或举报电话入手,顺藤摸瓜,逐一侦破的。虽然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远远多于民主法制传统,现在离每个公民都积极地行使宪法赋予的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日渐成熟的法制意识可以成为监督制约机制中最可仰仗的强大的后盾。
  来自群众的监督很容易形成为舆论,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呼声便称为舆论,根据这些社情民意来调查执法过程中权力机关存在的问题,促使问题的解决,便称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同样是疏而不漏的监督体系中的生力军。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令普通老百姓鼓舞的事愈来愈多了,党报一直有实施舆论监督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党报在广大读者中形成的崇高威信更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监督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这个网络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点,有着别人无法取代的作用。一个好的监督体系如同维系我们身体健康的免疫机制,不可或缺。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也有赖于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