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廉洁高效有为 树立全新形象——广东代表谈转变政府职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4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廉洁高效有为 树立全新形象
  ——广东代表谈转变政府职能
  本报记者 康燕
  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将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问题,单独作为一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强调。审议报告时,广东代表团代表对此的思考和感慨特别多。许多代表认为,要做到这8个字,必须下决心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集中精力把政府应该管、管得好的事情抓好。
  确定位置 撤出市场
  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王岐山代表认为,政府要做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首要的问题是“确定位置”。目前政府对企业“不是管多、管少的问题,而是错位了”。从广东目前的情况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基本成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政府要大踏步地从市场里撤出来”。
  王岐山所说的“成熟条件”有三:其一,从国家宏观环境看,改革开放20年,市场发育到了一定程度,广东中小企业多,企业活力较强,对市场适应能力强,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附属;其二,比较内陆省份,广东就业压力小;其三,广东“三来一补”企业对市场化、制度化要求高,不少外来投资已从开始的简单加工订货,越来越多地转向中长期投资,他们强烈要求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王岐山认为,政府不退出市场,就意味着政企不分,统一市场也很难形成。
  代表们认为,中央在这方面已作出表率,军队、武警、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国家机关各部门必须和所办企业脱钩等,这样的政企分离均显示了“政府退出市场的决心”。王岐山说:“广东也应在从严治政上下功夫,努力建设一个勤政、廉洁、高效的政府。”
  政府创造公平 企业创造效益
  汕头市委书记庄礼祥代表认为:“政府要从具体介入非关键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里退出来。”他说,过去,什么事都由政府开支,不少项目的可行性变成了可批性,为了上项目,千方百计找路子、通人情。这样,投资主体便变成了政府,风险、责任都由政府承担,造成“大家都有责任,又都没有责任”的局面。庄礼祥说,80年代为了发动群众养虾,政府出面贷了大量款。结果,许多农民用这笔钱盖房子、娶媳妇,眼看10多年了,债还没还完。
  投资主体错位,受益者没有投资风险和责任意识。这样的苦果难以避免:一是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二是助长不正之风。搞项目的人花政府的钱毫不吝惜,往往项目还没上马,个人先“武装”起来了;三是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无法为其他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责任是创造公平,企业的责任是创造效益。庄礼祥说:“政府退出市场,让多种所有制经济承担风险,市场由他们自己去开拓,赚钱后依法向政府纳税,政府则可以实施宏观决策、指导,加强监督、管理,努力协调服务,集中精力解决社会公平。”
  尽快转变 赢得主动
  过去,不少领导干部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于是便不停地找项目、要资金。在群众眼里,领导们也是整日辛劳。走出市场后的政府该如何树立全新形象?清远市委书记梁戈文代表说,政府一定要摆脱经济行为,为企业发展服务,为老百姓生活服务,努力营造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按中央部署,广东省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启动,机构和人员将大大精简。代表们认为,这有利于政府确立一种全新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政府真正退出市场,实现“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代表们说,谁尽快实现这些“转变”,谁就会赢得主动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