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德左翼锋芒受挫——拉方丹辞职初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4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德左翼锋芒受挫
  ——拉方丹辞职初析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3月11日,刚刚上台不到5个月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绿党联合政府被一颗政治炸弹震得晕头转向。波恩政府的风云人物、欧洲左翼的社会民主党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德国社民党主席、联邦政府财政部长奥斯卡·拉方丹,突然宣布辞去一切政治职务。拉方丹的这一决定不仅事先没有同施罗德总理通气,甚至连他最亲近的合作者也没有察觉到一点蛛丝马迹,这就难怪波恩政界人士连连用“意外”、“震惊”、“惊愕”这样一些措辞来描述他们不知所措的心情。拉方丹在德国政界一向以发表轰动一时的政见、让人出其不意而著称,这一回他最后一次让舆论界大吃了一惊:他不仅没有列举任何一点辞职的理由,而且还退得干净彻底,连议员也不当了。甚至他致社民党的辞职书也不过寥寥三句话而已。
  自从去年10月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组成联合政府以来,德国和欧洲的舆论就一直密切关注着施罗德和拉方丹这对搭档的政治关系。这不仅仅是出于“一山难容二虎”的一般常识,更因为两个人明显地代表着两条很难相容的政治路线。施罗德的社民党思想体系色彩较弱,比较重视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以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改善德国经济的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身为社民党主席的拉方丹是公认的传统思想体系的信奉者,在社民党阵营中历来是左翼的代表性人物。他对德国多年积累下来的高福利、高税收严重阻碍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沉疴视而不见,片面强调“社会公正”,即为工薪阶层增加收入。从宏观经济思想看,拉方丹轻市场,重干预;轻供应,重需求;轻投资,重分配。一句话,拉方丹是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
  拉方丹就任财政部长以来,四面出击,锋芒毕露,在国内外招来众多非议。从国内看,他的税制改革计划主要给低收入阶层减税,而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过高的劳动成本却“蜻蜓点水”。而为了弥补因减税给国家收入带来的损失,他又提高了名为“生态税”的能源税,普遍提高了汽油、电力、天然气的税收。这一套经济政策从一开始就受到经济界的猛烈抨击,认为这是一个消灭劳动岗位的政策,一些企业扬言将把投资转移到国外。在国际上,拉方丹上台伊始,一反德国战后数十年高度重视币值稳定、维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传统,频频向德国联邦银行和刚刚诞生的欧洲中央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它们降低利率,放松银根。正是由于拉方丹一再试图染指欧央行的独立地位,致使国际货币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发生动摇,投资者逃离欧元,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一跌再跌,从启动以来到3月2日两个月的时间内跌幅达到7.6%。拉方丹一再不切实际地主张建立美元、欧元和日元三大货币的相对固定汇率,试图重建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但国际上响应者寥寥无几。他不去降低德国企业的税收负担,却转而要求欧盟国家协调税率,实际上是要求低税率国家向德国看齐,从而消除市场竞争。低税率的英国激烈反对拉方丹的主张,英国《太阳报》抨击拉方丹为“欧洲最危险的人”。
  对于拉方丹的这些过左的经济政策,作为总理的施罗德碍于拉方丹的社民党主席的身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忍让的策略,甚至出于维护联合政府威信和党内团结的大局而为他打圆场。但虚饰的团结表象终究难以掩盖政治路线的重大分歧。2月上旬,在施罗德政府刚过百日之际,拉方丹为首的社民党左翼开始公开抱怨施罗德。拉方丹抱怨政府工作各行其是,施罗德的许多政策主张他是“从报纸上才知道的”,执政的失误不能都记到“他的头上”。到了3月10日,施罗德也开始反击。据报道,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发生激烈争吵,施罗德不点名地批评拉方丹的经济政策没有赢得经济界的信任。施罗德甚至间接地以辞职相威胁。此间舆论认为,头一天的内阁会议正是拉方丹辞职这颗政治炸弹最后爆炸的导火索。
  社民党和绿党的联合是两个左翼政党的联合,汇合了两股左翼锋芒。然而,两股左翼锋芒却先后受挫。绿党的“左”突出表现在核电问题和外籍居民的双重国籍问题上,社民党的“左”集中体现在拉方丹的经济政策上。出于继续充当执政党的战略考虑,绿党受挫之后收敛了左翼锋芒;而社民党的左翼锋芒随着拉方丹辞职受挫之后,也很可能转向比较理智和现实的道路。此间舆论认为,施罗德现在拥有了广阔的行动余地,可以比较顺利地推行类似英国布莱尔新工党的中间派政策。今天上午,德国社民党主席团召开紧急会议,推选施罗德担任该党主席。德国和欧洲将饶有趣味地注视着德国政局的下一步演变。(本报波恩3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