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古风悠悠贵池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4
第7版(文化)
专栏:

  古风悠悠贵池傩
  左宗伟
  山村弥漫着新春的气息。锣响起来,鼓敲起来,十里八乡的山民兴高采烈地赶到安徽贵池市刘街乡,把谷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树桠上栖满鸟儿般的孩童。旗伞如林,高跷成阵,唢呐齐鸣,炮铳冲天,一派狂欢。傩(nuó),这个许多人感到陌生的汉字,今天焕发出古朴厚重的迷人光彩。
  乡傩是娱神娱人、“人神共赏”的原始祭祀活动。表演者戴着桃木、黄杨木或柳木精雕细镂而成的彩绘避邪面具。这些面具俗称“脸子”,变形夸张,似笑非笑,似怒非怒,神态各异,古怪生动。伴着“脸子”的变幻和孔武粗放的表演,一段古老的民俗风情如山泉汩汩流来。
  贵池乡傩从远古走来,其演出程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和乐器都是我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戏曲艺术。同时,贵池乡傩又是一种独特的封闭式演出体系。各宗族各自结社,剧目唱腔世代沿袭,却互不交流,少受外来影响,至今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格。贵池乡傩被专家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对研究我国古文化艺术、宗教演变、民俗风情以及地域政治经济都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一代又一代的山民们在傩仪祭祀活动中企盼神灵护佑人寿年丰、国泰民安。《舞伞》开始了,高举的五色伞不停旋动,象征着变幻莫测的日月天穹。紧接着,《打赤鸟》、《魁星点斗》、《钟馗捉小鬼》又一个个登场。演出者戴着“脸子”,手腕脚踝上套着“哗哗”作响的金属圈饰,踩着狂放的节奏腾跃起舞。掌声阵阵,古风悠悠,天地间充满了美与力的震撼。
  在返璞归真成为时尚的今天,“原生态”的贵池乡傩让我们再一次亲近自然,亲近泥土,感受到远古文化直抵心腑的深厚魅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