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东西互补 共谋发展——访人大代表、福建省长贺国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5
第2版(两会专版)
专栏:

  东西互补 共谋发展
  ——访人大代表、福建省长贺国强
  本报记者 张翼鹏
  “中央把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作为今后发展经济的长期策略,这一方针很适合福建的经济发展。我们把国内市场的重点放在中西部,因为实践证明那里潜力巨大。”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省长贺国强谈到开拓国内市场时,颇有心得。
  为什么今天把眼光转向中西部?贺国强代表说,这是发展的需要。据他介绍,改革开放后福建经济发展快速,经济总量增长很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市场容量有限,福建人口只有3300万,在全国占第十八位;生产资源有限,从总体来说福建是一个缺少资源的省份。根据这种情况,福建的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就要两头向外,包括原材料和市场。除了外向型经济,福建特别重视对内搞活,加强与兄弟省的联系,努力开拓省外市场。
  谈到政府在开拓市场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贺国强有自己的想法:“政府对于开拓市场不应该包办,我们的方针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不包办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福建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引导企业进军中西部,对口协助是其中的主要形式。贺国强介绍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我们采取互利帮扶。这几年省领导每次带队访问宁夏,都带去大型的经贸代表团,从企业间的合作入手,通过宁夏拓展西北市场。福建莆田的一个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宁夏当地价格便宜的马铃薯加工鳗鱼饲料,运回福建饲养鳗鱼。项目很成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由于马铃薯质优价廉,也降低了该集团的经济成本,双方取得了互补的效益。
  贺国强代表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与中西部地区加强交流,闽南人走西口获得的是效益双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