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愉快的纪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1-1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愉快的纪念
  郑剑
  有的纪念活动心情是庄严的,有的心情是沉重的,而这次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心情不只是庄严的,也是愉快的。
  “愉快的纪念”,不只是一种感受,同时也是一种由于重温历史而唤起的回忆。不是吗?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随着纪念活动节奏和报纸、广播、电视的报道而不断地掀起感情波澜。忆起那些凭票证购物的日子,有唏嘘之叹;看到今天商场货架琳琅满目,生欣喜之情;听父辈讲述十年浩劫中的遭遇和做法,则难免沧桑之感。说来说去,归结到一句话:改革开放二十年使我们的国家焕发了青春,令人鼓舞、振奋和愉快。
  近日亲历的几件小事进一步使我体验了这一纪念活动的“愉快”。
  十二月十八日。一位在地方工作的朋友寄来一篇稿件,并附短信说:“如果方便,请予推荐。如不方便,即请作罢,切勿认真。我一不想因此出名,二不想因此挣钱,只是有感而发。”“我们这些人不是为了做文章才称颂这二十年,确实是从心底拥护改革开放,从心底讴歌这二十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党小组民主生活会上。一位年近花甲的资深编辑动情地说:一九九八年有两件事对他触动很深。一是三次到广东、福建出差,看到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同六七十年代去时的感觉可谓天壤之别。二是今年夏季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国家遭受巨大损失,但人们的生活好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平静、正常,这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今非昔比。这样干下去,大有希望。
  十二月二十三日。一位新闻界的同仁看了当天的人民日报,对于一版头条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大型音乐会〈春潮颂〉在京隆重上演》的突出处理表示赞赏,对于副题“表达对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的自豪,表达对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认为尤其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心声。
  十二月二十四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期历史大事记》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编写这样一部大事记非常必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一位曾在黑龙江省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回忆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地纷纷搞起了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黑龙江省由于人们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迟迟未搞,直到一九八二年才跟了上来。一九八三年,全省粮食产量突破一百五十亿公斤,实现了喊了多年而一直未能达到的目标。二十年之后,回忆往事,深深感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也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指出:“要在全党开展一次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丰富经验,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活动”。从上述几件事情可以看出,人们的确受到了生动而愉快的教育。随着历史的推进,人们必将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