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养成浓厚的理论兴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09
第9版(理论)
专栏:

  养成浓厚的理论兴趣
  黄新
  理论感、理论兴趣和理论修养是革命导师恩格斯十分注重和强调的问题。1874年,他在《〈德国农民战争〉1870年版序言的补充》一文中说:“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末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1886年,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又指出:“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在这里,对职位、牟利,对上司的恩典,没有任何考虑。相反,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恩格斯如此欣赏和高度评价德国工人阶级的理论感和理论兴趣,是因为他深知理论的极端重要性。这种极端重要性被列宁用精辟的语言指明了,这就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的这一精辟结论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就个人来讲,如果不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就不可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坚定的优秀的革命者,一个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主义者。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同斯诺谈了自己世界观和政治信仰的确立。他说:有包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这样通过学习和接受革命理论,而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的。
  第二,就一个政党来讲,如果不是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起来,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不会胜利地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毛泽东也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一个政党理论上成熟的程度,是这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三,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如果不尊重理论,不以革命理论作指导,就不可能走出盲目性的沼泽,出现新的蓬勃发展的生机。马克思说得好:“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回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什么时候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就顺利;什么时候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什么时候革命与建设就会遭到挫折,就会出现困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罕见的务实态度、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重新思考,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今天,正是这一科学理论,指导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出了困境,实现着新的腾飞,呈现出新的生机。
  既然理论如此重要,是不是我们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有浓厚的理论兴趣,都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呢?毫无疑问,大部分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是这样做的,但也有不少同志缺乏理论兴趣,不重视科学理论的学习。有的一天到晚忙于应酬,陷于“文山”“会海”和具体事务而不能自拔,说是无暇读书学理论;有的靠吃老本过日子,凭老经验干工作,认为不学理论也能应付过去;还有的斗志衰退,精神滑坡,对吃喝玩乐劲头不小,对理论学习却不感兴趣。这都是不应该的,甚至是很危险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对理论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上,出在对自身理论素质的估价过高上,出在对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要求不严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所以,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应当牢固确立这个“共识”,并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学习、学习、再学习”。否则,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实在是难以想象的。要担负起历史使命,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难以想象的。
  总之,理论感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理论兴趣是一种政治趣味,理论修养是政治修养的基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养成浓厚的理论兴趣,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努力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带头学习理论,把学习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才能在全党养成勤奋学习的风气,并把这种风气大力推广到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去,从而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