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扩大内需:今年做什么——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郑新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5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扩大内需:今年做什么
  ——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郑新立
  本报记者 费伟伟
  问:去年,我们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是不是需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
  答:扩大内需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这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目前之所以出现市场需求不振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受阻;城镇居民消费正处于转型时期,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基本得到满足,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由于受体制和政策的制约,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过低,对城镇已经饱和的商品缺乏接替购买能力;非国有单位投资受市场需求、心理预期和资金供给等因素制约,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我国的储蓄率比较高,可以支撑较高的投资率,也是增加即期消费的重要条件。因此,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问:去年扩大内需,主要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乡电网、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今年在投资方面将有哪些变化?
  答:今年扩大内需,要继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去年已经开工的项目尽快竣工,交付使用,以发挥投资效益。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振兴技术装备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问:去年国有单位投资增长19.5%,而非国有单位投资仅增长1.1%,不仅远远低于国有单位,而且远远低于改革20年来非国有单位投资年均增长28.6%的速度。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应扩大内需的要求,今年应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
  答:今年,在继续增加国有单位投资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非国有单位增加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投资的增长,就不可能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目前的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投资政策、出口经营自主权和政府扶持力度等各方面,为非国有单位增加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问:在继续增加投资的同时,如何扩大消费需求?
  答:要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点,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革消费体制,调整消费政策,启动多层次的消费市场。在继续增加居民吃、穿、用消费的同时,着力增加住和行的消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要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通过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地价,以降低房价。扩大住房信贷,完善住房二级市场,促进城镇住宅业的健康发展。大力开拓服务消费市场,推进文化、体育和非义务教育及非基本医疗保障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积极促进社区服务和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问:目前农村市场购买力偏低。不少城镇已经饱和的商品,农民买不起,有的买了也没法用。今年在开拓农村市场方面应如何着手?
  答:今年应下大力气开拓农村市场。目前城乡人均收入比为2.5∶1,差距过大。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取消对农民的乱收费、乱摊派,减轻农民负担。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承包制度,使之有利于农村的能人向小城镇转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水、电、路、通讯、电视接收装置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家用电器进入农民家庭创造条件。
  问: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为扩大内需服务?
  答:去年发行1000亿元国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这批国债去年已完成52%,剩余部分将在今年完成。为了保证已开工项目按期完成,今年还应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发国债。此外,要配合适当的货币政策,鼓励对企业和个人增加贷款,重点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高技术产业、消费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