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努力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9-03-13
第6版(两会专版)
专栏:

  努力扩大内 需拉动经济增长
  申丹(广东)扩大内需既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也要通过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发展。重要的是要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鼓励消费。对此既要通过新闻舆论加以引导,也要改变我国目前消费信贷条件太严、期限太短、手续太繁的现状。
  翁礼华(浙江)政府工作报告十分重视财政调控手段,作为财政工作者来说是件喜事,但也感到压力不轻。我们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同时在地方上还要考虑适度从紧的原则,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和社会稳定。
  吴新雄(江苏)要实现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关键和潜力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市场,即启动国内市场,同时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二是在机制,要通过机制创新,使企业领导从“代理人”变为“当家人”,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三是在科技,依靠技术创新引导消费,增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争得新的市场空间。四是在环境,优化投资环境。
  王宏民(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国内需求,是可行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关键是要把握投资方向。抓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做一件成一件,努力做成精品,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建议粮食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应进一步加快;中央对有些部门进行集中管理的同时,应考虑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发挥地方的监督作用。
  丁乃今(黑龙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扩大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国家对适合农村市场产品的开发销售采取相应的扶持鼓励政策,在税收、投资、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照顾。
  胡达古拉(内蒙古)各级政府在今年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改变产品质量不高的状况。要加大打假的力度,禁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杨析综(四川)农村电网建设是启动农村市场的重要措施,希望国家增加投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正确,希望也安排部分资金进行企业技改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吴长淑(吉林)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要继续解放思想,在观念上跟上形势;切实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要在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大力培养干部,特别是培养选拔合格的经济管理干部。
  肖钢(广东)要解决如何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问题。建议重视并积极扩大资本市场,对国有独资企业,财政应增拨一部分资本金;也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把社会上一些闲散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比如发展股票、基金市场,成立理财公司。
  吴明辉(江西)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还有利于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但实施起来一定要精打细算、提高效益,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路凤鸣(安徽)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必须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建设。国务院要加强宏观调控,严禁各级政府乱批项目,确保资金的合理投向,提高投资效益。
  何立峰(福建)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三点建议:一、各级政府要建立偿债资金,以防范金融风险。二、地方也应实行积极财政措施,扩大投资,适度负债。为提高地方还债能力,应适当提高税收留存比例。三、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鼓励企业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